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40例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0例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基因P16、P53蛋白表达。结果: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肿瘤分化Ⅰ、Ⅱ、Ⅲ级中,分别为16.67%、33.33%和52.63%。40例浆液性囊腺癌P16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1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40例同组病例中,P53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60%,10例浆液性囊腺瘤P53蛋白均呈阴性表达。低分化浆液性囊腺癌的P53阳性表达率(75%),高于肿瘤分化高者(35.7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与Ⅱ、Ⅱ与Ⅲ级肿瘤间,P53蛋白总阳性表达率高于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相似文献   
52.
 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手术和放射治疗虽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绩,但疗效仍然不够满意。自从化疗逐步应用以来,妇科肿瘤的疗效已有所提高。如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由于化疗的应用,已使不少患者得到治愈,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3.
在附加有2,4—D~(3mg)/1并将蔗糖用量提高至~(50g)/1以及2,4—D~(5mg)/1、精氨酸~(5mg)/1和蔗糖为~(25g)/1的两种MS培养基上,两个品种的甘蔗幼叶的切段,经4—21天的无菌培养后,有90%以上的外植体产生了愈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表明,愈伤组织是由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分裂而来。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了密实和松散易碎的两类愈伤组织,后者有大的胞间隙,前者则无。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了解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帮助留守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方法使用自主学习问卷、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两所农村中学的526名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青少年学习自我效能感居于中间水平之上,而自主学习、学习归因居于中间水平之下;②女留守青少年内部可控、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3.39±0.80,3.07±0.63)高于男留守青少年(3.18±0.80,2.94±0.73);非独生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总分、内部可控、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2.68±0.44,3.35±0.80,3.06±0.66)高于独生留守青少年(2.53±0.52,3.12±0.75,2.89±0.70);班干部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总分、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2.75±0.46,3.15±0.69)高于非班干部留守青少年(2.60±0.46,2.96±0.65);③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各因素、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自主学习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4例CHS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及父母等亲属外周血DNA和RNA;采用DNA-PCR/RT-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的致病基因LYST;根据患儿突变点对亲属相应位点做PCR扩增和测序,确认携带者。结果 4例CHS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岁2个月。均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显微镜见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病例1~3还有发热、血细胞2系以上降低、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等特征,诊断Chediak-Higashi综合征(加速期)。病例4年幼,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CHS。病例1~3存在LYST基因突变,各含2个突变位点,病例1(c.3113C>T,Q980X和c.6788A>T,K2205X),病例2(c.5327C>T,R1718X和c.608C>T,R145X),病例3(c.5411-5414 del TTTC,L1741fsX1758和c.7975 C>T,R2596X)。6个突变均为新型突变。共确认8位携带者。病例4暂未发现LYST基因突变。结论 Chediak-Higashi综合征具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和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的临床特征,通过LYST基因分析,发现其中3例存在6个新型突变点。  相似文献   
56.
王世嫘  赵洁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38-1440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学习归因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习归因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济南市526名留守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内部可控归因、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体自我效能感居于中间水平之上,内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和外部不可控以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均较低;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P<0.01),内部可控、外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内部不可控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内部可控和外部可控则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而内部不可控和外部不可控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无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结论 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大出血(MGH)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择期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39例。根据择期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MGH分为两组:MGH组(n=47)和非MGH组(n=419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后的MGH事件及死亡率。结果随访1年,MGH的发生率为1.11%(47/4239)。MGH组患者术前使用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的比例显著高于非MGH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术后MG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75岁(OR=1.25,P=0.031)、贫血(OR=1.18,P=0.037)、消化道出血史(OR=1.49,P=0.005)和慢性肾功能不全(OR=2.27,P=0.001)。随访1年后,MGH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MGH组(6.4%vs 3.2%,P0.001)。结论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和肾功能调整药物类型和剂量,并注意积极纠正贫血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8.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临床常见病症,多由恶性肿瘤侵犯、闭塞胆管引起,外科切除是治疗MOJ首选方法。但MOJ确诊时肿瘤多已侵犯周围组织,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不足20%[1]。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采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重新开通闭塞胆道的同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照射治疗控制肿瘤生长,从而延缓阻塞性黄疸复发,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有明显疗效。作为护理人员,了解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  相似文献   
59.
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少磨牙、疗效快、操作方便、美观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但用于广泛缺损的牙体,常发生充填物脱落。我们对58例63个牙,应用螺纹钉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不失为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10~68岁,平均38.4岁。58例63个修复的牙中,上中切牙40只(63.49%),上侧切牙5只(7.93%),上尖牙5只(7.93%),上双尖牙2只(3.17%);上磨牙3只(4.76%),下中侧切牙1只(1.58%),下双尖牙5只(7.93%),下  相似文献   
60.
川芎嗪对自血病细胞Jurkat粘附、运动和侵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Ligustrazine)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ALL)细胞株Jurkat粘附、运动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Jurkat细胞体外培养,经50μg/ml、100μg/ml、150μg/m)川芎嗪分别处理细胞,通过细胞粘附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全面观察川芎嗪对Jurkat细胞粘附力、运动力和侵袭力的影响.计量资料的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μg/ml、100μg/ml、150μg/ml川芎嗪可显著降低Jurkat细胞的运动力和降解基底膜的侵袭力(P<0.01);100μg/ml、150μg/ml川芎嗪能有效抑制Jurkat细胞与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力(P<0.01);50μg/ml川芎嗪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能从细胞粘附、运动和侵袭等多环节全面抑制Jurkat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白血病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剂,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