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21.
盐酸吡格列酮有关物质的色谱-质谱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盐酸吡格列酮的有关物质。使用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1%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盐酸吡格列酮有关物质进行分离;以电喷雾正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各有关物质[M+H]+母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三重四极质谱测定特征碎片离子,对有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根据质谱分析结果,结合合成工艺与强制降解机制分析,检测并鉴定出11个主要有关物质(1个合成中间体、6个合成副产物、4个降解产物),可为其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腹腔灌洗中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60例SAP病人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灌洗引流,针对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过程、灌洗方法以及病人心理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60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未出现腹腔置管的感染及意外脱管、堵管等并发症。[结论]对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住院康复患者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相关危险因素,为SCI患者UTI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576例SCI患者。收集入院时信息包括:自变量[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ASIA分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标准,American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是否手术、是否保留导尿、是否并发症(肺部感染及神经源性膀胱)、是否贫血(女:血红蛋白<110g/L,男:血红蛋白<120g/L)和血常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因变量(是否并发UTI)。根据是否并发UTI分为两组,比较基线资料情况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结果:405(70.31%)例患者并发UTI。并发UTI者血红细胞计数(P<0.001)要低于无UTI者。并发UTI者手术治疗、保留导尿、神经源性膀胱及肺部感染比率高于无UTI者(P<0.001)。两组患者SCI损伤原因(P<0.001)、ASIA分级(P<0.001)、性别(P=0.008)构成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损伤部位(P=0.080)、年龄(P=0.102)和是否贫血(P=0.648)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保留导尿(OR=3.718)和神经源性膀胱(OR=4.559)是UT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增加血RBC计数(OR=0.675)、ASIA-D级(相对于ASIA-A级)(OR=0.515)以及损伤原因为非外伤(相对于外伤)(OR=0.587)是UTI保护因素(OR<1,P<0.05)。 结论:行康复治疗的SC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UTI可能与保留导尿、神经源性膀胱、ASIA分级较高及损伤原因为外伤有关。拔除导尿管,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以及促RBC生成治疗可能会有助于降低UTI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对改善脊髓损伤伴瘫痪康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康复效果的干预效果。方法 65例脊髓损伤伴瘫痪康复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两组在干预前、干预6~8次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自动思维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伴瘫痪康复患者的焦虑情绪、负性自动思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训练依从性,是临床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心理护理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