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联合国规定,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北京市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占1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与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 CCVD)患病的关系.方法 于2009年在北京城区、近郊区平原和远郊山区对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和检查,共1458名中老年人完成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分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 NCEP-ATPⅢ)修订定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定义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定义计算MS患病率,分析MS患病与CCVD患病的关系.结果 无论采用何种定义,MS患者CCVD、脑卒中、冠心病患病危险均明显高于非MS者,WHO定义、NCEP-ATPⅢ修订定义、IDF定义和CDS定义的MS者CCVD危险均明显增加,其中WHO定义和CDS定义的MS与CCVD患病的关联程度最高,这2种定义的MS患者CCVD患病的危险分别是非MS者的2.14倍(OR=2.14,95%CI:1.59~2.87)和1.91倍(OR=1.91,95%CI:1.43~2.55),而NCEP-ATPⅢ修订定义和IDF定义的MS患者CCVD患病的危险分别是非MS者的1.68倍(OR=1.68,95%CI:1.32~2.15)和1.64倍(OR=1.64,95%CI:1.26~2.13).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吸烟和饮酒史后,上述4种定义所计算的OR值分别是1.91、1.88、1.67、1.80.分别分析上述4种MS定义与脑卒中和冠心病患病的危险,结果依然显示WHO定义和CDS定义的MS与这2种疾病的关联程度最高.结论 采用WHO定义和CDS定义的MS是反映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CCVD患病危险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83.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83例和非老年组(<60岁)231例,对两组患者并存疾病、出血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并存慢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者126例(68.9%),非老年组仅23例(10.0%).老年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诱因多与服用心、脑血管和骨关节病药物有关,而非老年组以劳累、精神压力和饮食为主;老年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35.0%,非老年组为58.0%.结论 合理使用抗凝、止痛等药物对防治老年人消化溃疡、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for peptic ulcer bleeding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The 414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 bleeding in Xuanwu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1 to January 2006 were enroll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lderly group (≥ 60years,n= 183 ) and non-elderly group ( < 60 years,n= 231 ).The coexisting diseases and hemorrhage cau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oexisting disea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lderly group than in non-elderly group (68.9% vs.10.0% ).The hemorrhage causes included the taking of drugs f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r osteoarthropathy in elderly group.And the fatigue,stress and dietary upset were the main causes in non-elderly group.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rate was 35.0% in the elderly and 58.0% in young patients.Conclus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rational use of anticoagulant drugs and analgesic ag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for managing peptic ulcer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84.
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现状及医疗服务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联合国确定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10%即为老龄化"的标准,我国于1999年10月已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目前正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5%;2004年达到1.5亿,占总人口的12.4%;据推测,2025年将达到20.0%,2050年将达到25.5%[1,2].老龄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决定了其对医疗服务需求较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年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保持膳食结构分类不变对老年人在2000年的膳食特点进行描述,对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可将北京市老年人按照膳食结构分为三型:营养充足型(314人,45.0%),中间型(259人,37.1%)和主食肉类为主型(125人,17.9%)。以上研究对象除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外,各组生化指标在2000年的水平均高于其在1992年的相应指标。结论不同膳食结构的老年人八年后膳食习惯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量不同,但确认关联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入时间依从协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  相似文献   
86.
王侠  汤哲  王晶 《疑难病杂志》2012,11(6):433-435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使用谷氨酰胺(Gln)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Gln强化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20)。2组使用等热能肠外营养。Gln组另给予Gln 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2组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T辅助淋巴细胞(CD4)、T辅助淋巴细胞(CD4)/抑制性淋巴细胞比值(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 Gln组治疗后的血清Alb、PAB、IgG、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Gln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将Gln应用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能提供能量和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对目标人群的追踪观察,探讨老年期痴呆的死亡率及死亡风险.方法 1997年采用按类分层、分阶段随机抽取区(县)、街道(乡)、居委会(自然村),按照整群抽样原则获得研究样本.分两阶段调查基线痴呆患病率,第一阶段完成问卷调查及筛查量表(MMSE)等测试,第二阶段由神经内科医师对MMSE得分低于界值和部分正常的老年人进行病史搜集、临床查体及神经心理测验等,最后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根据DSM-Ⅲ-R和NINCDS-ADRDA等诊断标准完成痴呆的临床诊断.最终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88例.在2000和2004年对研究样本进行全面随访同时记录死亡及失访原因和时间,总计随访7.25年.结果 基线共诊断痴呆171例,累积死亡133人.全样本的痴呆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7.8/1000人年和5.5/1000人年,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痴呆组其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36/1000人年和206/1000人年;非痴呆组累积死亡680人,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40/1000人年和31/1000人年,两组粗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痴呆的死亡风险比在60~74岁各组均高于≥75岁各组.经多因素Cox回归调整,痴呆的死亡风险比为2.181(95%CI:1.751~2.717)、阿尔茨海默病为2.524(95%CI:1.964~3.243)、血管性痴呆为1.859(95%CI:1.213~2.850).结论 老年期痴呆的粗死亡率及死亡风险比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提示痴呆是预示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8.
魏占云  汤哲 《疑难病杂志》2010,9(9):686-68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在健康门诊和特需病房的老年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IL-6水平、IMT,同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进行2组间各指标比较。结果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血脂、血糖水平及IM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2)血清IL-6与IMT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与IMT呈正相关,检测IL-6与IMT对及早发现老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高血压对北京市老年人预期寿命(LE)、健康预期寿命(ALE)和健康预期寿命比值(ALE/LE)的影响.方法 样本来自"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对象为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平原)、怀柔区(远郊山区)≥60岁老年人群,2004年基线调查为1847名,2007年对该样本进行随访,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访员入户完成,进行高血压病史的调查和现场测量血压,并根据能否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DL),认定功能健康与否.应用多状态寿命表IMaCH软件计算各年龄段高血压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的LE、ALE和ALE/LE,并进一步按照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进行分层计算上述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的LE、ALE和ALE/LE均低于正常血压组,ALE/LE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高血压组该比值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正常血压组,对于高龄老年人的ALE/LE影响更大,曲线下降更为显著.各年龄组人群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LE、ALE及ALE/LE均显著低于未合并心脑血管病人群,ALE/LE尤其是男性高龄老年人差距更大.结论 高血压对北京市老年人ALE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高龄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并发症对老年人ALE产生进一步影响,尤其是男性高龄者.  相似文献   
90.
医务人员工作繁重、人际敏感,时常处理各类危机、面对病人死亡和复杂的社会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测查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常用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