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4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32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522篇
内科学   389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1155篇
预防医学   447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433篇
  6篇
中国医学   455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骨巨细胞瘤主要成份是多核巨细胞和单核间质瘤细胞,由于有些骨巨细胞瘤侵犯和破坏骨质,术后易复发,恶性程度较高者可发生转移。所以一般将它看成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半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我院骨科通过摸索治疗,认为刮除术结合热盐水灌注治疗是一个预防复发的较佳方法。然而温度太高会提伤周围正常组织;温度太低,残留肿瘤组织又不能完全烫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 (PCIA)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3 0例。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肌注镇痛组 (Ⅰ组 )和PCIA组 (Ⅱ组 )。 2组均采用T9~ 10椎间隙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 6h、12h、2 4h监测并记录呼吸 (RR)、心率 (HR)、每分钟通气量 (MV)、脉搏氧饱和度 (SpO2 )、收缩血压 (SBP)等参数。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  结果   (1)Ⅱ组病人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 (P <0 0 5 ) ;(2 )Ⅰ组术后RR浅快 ,MV和SpO2 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与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HR、SB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P <0 0 5 ) ,而Ⅱ组则较稳定。  结论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PCI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镇痛 ,能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并有改善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33.
急性胰腺炎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是很少见的。本文报道首例与内瑟顿综合征有关联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内瑟顿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它以鱼鳞病样红斑、特异性的毛发缺损(竹节样毛发)、遗传性过敏为特征。一个14岁大具有急性胰腺炎症状和体征的女孩在本科被确诊。所有诊断性检查  相似文献   
34.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笔者根据张景岳“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观点,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老年慢性腹泻45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6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个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性别差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 2 0 0 3年9月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2 5例 ,按性别分为女性组 (84例 )和男性组 (2 4 1例 ) ;其中 172例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CI组 ) ,15 3例进行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组 ) ,记录住院期间所有死亡原因、非致死性再梗死及其复合终点事件以及 6个月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 女性组的平均年龄为 (6 9.3± 10 .2 )岁 ,明显高于男性组的 (6 0 .7± 12 .6 )岁 (P <0 .0 1) ,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增高 (P <0 .0 5 )。对年龄作校正后 ,住院期间女性的死亡率与男性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他各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静脉溶栓组中 ,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 (P <0 .0 5 ) ;PCI组中 ,男、女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尽管女性较男性高龄且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较高 ,但接受直接PCI治疗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男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37.
应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直径4.5mm和3.5mm不同长度国产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该组58例全部解剖复位,随访3-28个月,均未发生骨折端移位或错位,且最终获得骨愈合、伤口甲级愈合、无伤口周围红肿、裂开等。结论 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颖虹  张光毅  徐川  吕和平 《医学争鸣》2003,24(17):1617-1618
目的 :评价几种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方法 :对 386例患者行胃镜钳取胃窦粘膜 ,分别经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 (RUT)试验、14 C 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检查及HpIgG血清学检查 ,与细菌培养结果对照 ,用 χ2检验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RUT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与细胞培养的符合率相近 ,其中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的符合率更相近 (99.7% ) ;HpIgG血清学检查的敏感度虽和其余检测方法无差别 ,但其特异度较低 ,尤其是复诊组的特异度 ,与其他检测方法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与初诊组相比也有差异 (χ2 =35 .18,P <0 .0 1) .结论 :HpIgG血清学检查可用于Hp感染的筛查 ,而不能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是较可靠的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FGF在颅缝闭合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颅缝早闭动物模型(SD鼠)的颅缝为研究模型,采用细胞生物学技术、组织化学技术,研究颅缝闭合期间,生长因子bFGF作用下,细胞胶原及骨钙素分泌情况;观察生长因子bFGF,对分离培养的颅缝细胞增殖与代谢影响.结果:在大鼠颅缝分离培养细胞中,bFGF促进颅缝分离培养细胞分泌胶原、骨钙素,加快细胞增殖生长曲线平台期出现,并有效促进大鼠颅缝分离培养细胞S期增殖(p<0.05).结论:在体外器官培养中,bFGF能促进大鼠分离培养颅缝细胞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通过H3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