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hinese medicine (CM) syndromes and variations in microcirculation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 Methods: seventy Septic shoc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heat damaging qi-yin group (HDQY, 23 cases); yin exhaustion and yang collapse group (YEYC, 26 cases); excessive heat in Fu organ group (EHFO, 10 cases); and heat damaging nutrient-blood group (HDNB, 11 cases).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by sidestream dark-?eld (SDF) imaging and scored by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 and the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and parameters of microcirculation perfusion variations and progno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qi-yin heat damage, perfused vessel density (PVD) in other group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P<0.05), and APACHE Ⅱ scores increased signi?cantly (P<0.05). In addition, the recovery time was prolonged substantially (P<0.05), and the 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VO2) decreased (P<0.05). Blood lactic acid increased signi?cantly (P<0.05), and the mixed SVO2 decreased (P<0.05), in the YEYC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thermal injury camp blood group,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parameter variations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YEYC and EHF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ign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M syndromes and APACHE Ⅱ scoring in different groups (r=0.512, P<0.05).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VD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378, P=0.043), the proportion of perfused vessels (PPV)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472, P=0.008), as well as between the microvascular ?ow index (MFI)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424, P=0.023) in different patients. Conclusion: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may serve as a clinical diagnostic parameter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 as well as being a prognostic indicator.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验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严重度评分及预后评估系统(MODS评分系统)对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辨别力及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与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相比较,判断三者在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方面的关联性及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的收集MODS患者183例,利用MODS评分系统判断每例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种类及数目并计算出每例患者MODS评分及死亡概率;利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计算每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死亡危险性;利用Marshall评分系统计算每例患者的Marshall评分;比较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MODS评分有无差异;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CC),判断该评分系统在预测患者转归方面的准确性,同时与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相比较,判断三者的关系.结果 ①183例患者病死率为58.4%.存活组MODS评分均值为6.05,标准差为2.87;死亡组MODS评分为10.12,标准差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预测病死率方面:MODS评分系统死亡概率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死亡危险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031、0.820±0.031;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Marshall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032、0.809±0.032、0.649±0.041.结论 ①死亡组与存活组MO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MODS评分的增加,病死率增加,MODS评分系统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②MODS评分系统中死亡概率计算方程及APACHEⅡ评分系统中死亡危险性计算公式对MODS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准确性较高,MODS评分系统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优于APACHEⅡ评分系统;MODS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三者所计算出来的评分区分存活与死亡的辨别力较好,但前两者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液体过负荷(FO)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eptic AKI)接受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患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的影响。 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septic AKI接受CRRT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FO分为2组(FO>5%和FO≤5%),收集CRRT启动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肌酐基线值,临床基本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数据,ICU到CRRT时间,CRRT启动前24 h内尿量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入院到CRRT启动时累计液体平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FO是否是此类患者发生MAK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223例接受CRRT的脓毒性AKI患者的MAKE发生率为72.1%;FO>5%的患者28 d MAKE发生率明显高于FO≤5%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3% vs 60.2%,P<0.001)。调整混杂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FO>5%的患者与发生MAKE风险独立相关(OR=4.680,95%CI:1.990~11.006,P<0.001)。 结论在接受CRRT的septic AKI危重患者中,FO>5%与MAKE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4.
陈晳  段美丽 《山东医药》2013,(48):82-85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以血小板计数增多,有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风险等为特点的疾病,多是偶然发现。虽然血小板增多症均有血小板计数增高,但是由于血小板增多症病因不同,导致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的临床细菌分布及药敏监测检查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菌株91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共750株(82.42%);革兰阳性菌共160株(17.58%)。750株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氏不动杆菌256株(34.13%),大肠埃希菌204株(34.13%),铜绿假单胞菌131株(17.47%),肺炎克雷伯菌78株(10.40%),阴沟肠杆菌60株(8%),产气肠杆菌21株(2.8%)。革兰阴性菌综合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分别是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对所有的革兰阴性菌都保持了90%以上的敏感性;亚胺培南除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为22.6%,对绿脓杆菌的敏感率为74.1%外,其余的均为100%的敏感率。在160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67株(41.88%),粪肠球菌42株(26.25%),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21.25%),屎肠球菌17株(10.63%)。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对革兰阳性菌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56.
<正>脓毒症微循环障碍是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中心环节为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既可保卫机体,也可通过反馈效应及前炎症效应造成机体损害[1]。通过监测微循环的变化及早发现并及早干预脓毒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脓毒症与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及组织器官低灌注是脓毒症的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组织缺氧为脓毒症的病理生理特点。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主要用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评估,包括尿量、中心静  相似文献   
57.
内毒素血症与APACHE-Ⅲ评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与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53例急性感染患者分为单纯抗生素治疗组(简称单纯治疗组)及抗生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据APACHE-Ⅲ评分又分为3型,即A型(APACHE-Ⅲ评分≤20分)、B型(APACHE-Ⅲ评分21-40分)、C型(APACHE-Ⅲ计分>40分)。其中单纯治疗组77例,男性40例,女性37例;年龄18-76岁,平均(46.5±27.5)岁;A型41例,B型28例,C型8例;疗程10-14天,平均(11.5±2.5)天。联合治疗组76例,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18-70岁,平均(44.5±25.5)岁;A型38例,B型30例,C型9例;疗程10-14天,平均(10.5±2.5)天。采用鲎试剂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并进一步分析内毒素血症与APACHE-Ⅲ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急性重症感染患者APACHE-Ⅲ评分>20分者出现内毒素血症(P<0.05),并与APACHE-Ⅲ评分呈相关(r=0.718,P<0.05);中药加抗生素较单纯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减轻内毒素血症(P<0.05),改善预后。结论:内毒素血症可作为预测病情严重的一项参考指标,对细菌性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8.
患儿,男,11岁10个月,因“活体肝移植术后18月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 PTCD )术后15月余,发热1月余”入院。患儿18个月前(2014年4月1日)因结节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于外院行亲体肝移植术,供者为患儿父亲,供肝为左外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日床旁腹部超声示“肝总动脉远端未见明确显示,疑肝总动脉血栓闭塞可能,肝S4梗死灶可能性大,疑门静脉吻合口狭窄”,急诊行肝动脉造影+球囊支架成形术,术后第2天因失血性休克行剖腹探查止血术。规律抗排异(他克莫司、激素)及保肝治疗,监测肝功能逐渐恢复。15个月前患儿因胆瘘于2014年7月2日行PTCD置管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外院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好转,2015年4月拔除PTCD导管。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全身乏力,无寒战、咳嗽、咳痰、胸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3×109/L,红细胞2.03×1012/L,血红蛋白63 g/L,血小板57×109/L;血生化示谷丙转氨酶34 U/L,谷草转氨酶43 U/L,总胆红素11μmol/L,直接胆红素6μmol/L,碱性磷酸酶273 U/L,谷氨酰转酞酶195 U/L;FK506浓度9 ng/ml,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查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 ) DNA 定量1.73×103 copies/ml,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 DNA定量<2000 copies/ml,考虑EB 病毒感染,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周。患儿仍持续发热,体温最高39℃,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5年10月22日以“发热待查、EB病毒血症?、亲体肝移植术后”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59.
正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已成为ICU患者的主要死因,约40%的脓毒症患者合并有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其死亡率可升至70%,预后不良[1-2]。关于SIMD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其死亡风险。本研究以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为数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