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儿脑中线异常病例的产前声像图、胎儿MRI等影像学表现,探讨产前超声、MRI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中晚孕系统超声检查检出胎儿脑中线异常如大脑镰缺如、透明隔缺如、侧脑室及丘脑融合、第三脑室扩张、小脑蚓部缺如、小脑延髓池增宽、脑中线囊肿、脑中线偏移等,同时检出其他颅内、外结构异常,必要时加用MRI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等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脑中线异常胎儿14例,根据产前超声、MRI、染色体分析结果诊断为前脑无裂畸形3例,其中2例为18号染色体异常;脑积水4例,其中2例合并其他异常;小脑延髓池增宽4例,其中1例为经典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合并心脏异常,1例随访至1岁未见异常;脑中线囊肿2例;脑实质出血致脑中线偏移1例。结论脑中线异常是多种胎儿颅内病变的主要超声表现之一,通过超声观察分析不同脑中线异常的特征、并结合其他颅内外伴发表现,以及MRI、染色体核型分析等结果,有助于对胎儿颅内结构发育异常进行更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组织活检(core—needle biopsy,CNB)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17例进行CNB、有完整手术病理或随访资料的甲状腺病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甲状腺病灶的CNB及病理结果。结果CNB结果显示,117例甲状腺病变中良性85例,恶性28例,可疑恶性2例,取材不满意2例,取材成功率98.3%;弥漫性病变37例,甲状腺结节80例。29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显示恶性24例(22例乳头状癌,2例淋巴瘤),其中5例CNB为良性(假阴性);良性5例。80例甲状腺结节中小于1cm者2例,1—2cm者21例,大于2cm者57例。结论超声引导CNB取材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的有效补充手段,并可用于特殊甲状腺病理类型,如淋巴瘤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7月57例患者的57个甲状腺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其中14例获得手术病理,其余病例全部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5年至5年6个月。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四类: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及涂片不满意,将其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的细胞学特征及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与常规细胞学涂片特征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背景血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量较多、集中,胶质量少或浓集、核较深染、细胞皱缩更常见、常见细胞质碎片及裸核。57个甲状腺病变中,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恶性6个,良性51个。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诊断良性48个(84.2%),恶性4个(7.0%),涂片不满意5个(8.8%)。该技术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66.7%,特异性100%,准确率94.5%,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2%。与常规细胞学涂片诊断结果相似。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细胞学特征与常规涂片有一定差异,诊断准确性与常规涂片相似,在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背景:软骨细胞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作用可以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提供所需的生长因子及微环境,三维条件下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用酶消化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第2代软骨细胞,将二者以1∶2的比例混合培养负载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21 d,进行激光共聚焦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培养72 h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于支架材料表面,并可见细胞分泌大量基质成分。培养21 d后,激光共聚焦扫描可见细胞在支架表面分布均匀,逐层扫描后细胞逐渐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结果表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提供三维生长空间,利用软骨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组(观察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4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6.2个月vs 3.6个月,RR=0.64,P=0.036);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8.0%,高于对照组的8.0%(P=0.03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3.0个月vs 8.5个月,RR=0.72,P=0.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相似。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相似,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毒性,值得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Ⅲ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运用高分辨率CT(HRCT)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表现。方法将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37例)和健康人(20名)分列为哮喘组和对照组,运用HRCT观察所有受试者肺部影像学特征,运用PickerPQ6000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采用气道壁厚度/气道外径(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百分比(WA%)做为标化指标。结果WA轻度哮喘组(12.53±4.19)mm2和中重度哮喘组(14.68±5.96)mm2与健康对照组(9.32±3.78)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哮喘组和中重度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值轻度哮喘组(70.51±7.04)%和中重度哮喘组(73.50±7.27)%,与对照组(64.80±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哮喘组与中重度哮喘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T/D中重度哮喘组较轻度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可用于评价哮喘患者气道壁增厚和气道壁面积增加等气道重塑表现。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0例重度痔择期行PPH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PPH术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提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创面水肿程度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水肿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提肛训练能减轻PPH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水肿的消退,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切口大出血的风险性较低,且训练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改善重度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肛门坠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行PPH术±痔外剥内扎术且术后出现肛门坠胀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提肛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5例。提肛组术后第3日起即每日进行提肛运动的功能锻炼;对照组75例常规治疗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术后肛门坠胀积分、急便感和控便能力。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坠胀时间积分【(0.36±0.08)、(1.16±0.91)分】、坠胀程度积分【(0.30±0.07)、(0.93±0.57)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提肛组坠胀时间积分、坠胀程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提肛组消除肛门坠胀时间【(3.44±1.82)d】显著短于对照组[(5.48±1.86)d1,控便能力评分【(0.29±0.0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44±0.31)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便感评分【(0.39±0.15)分】低于对照组f(0.31±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肛运动可明显减轻PPH术后肛门坠胀及急便感、增强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分析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作用。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肛肠外科、肿瘤科、手术室及重症医学科等部门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后两年采用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方案,比较此方案实施前后,试点科室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文书不良率、患者满意度、病历达标率以及护理人员考核评分等指标。结果通过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相较于实施前,示范科室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文书不良率显著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调查、终末病历达标率以及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成绩和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