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锌是人体内生理功能最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均有分布。锌是70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份或直接参与酶系的活化,因此,其生理功能及其研究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锌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缺锌可导致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严重的代谢障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口腔粘膜病变和味觉障碍等病症。锌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药物治疗口腔粘膜病、创伤、炎症和恶性肿瘤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42例,年龄1~14个月,服药剂量:小于3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0.5mg/kg/天;3~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1mg/kg/天;大于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2mg/kg/天。2次/日、饭后30min服药,两次给药间隔6~8h。连续服用1年,服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诊,动态评估患儿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及不良反应,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处理。以Achauer疗效评定法及服药前后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儿服药观察12个月后,疗效I级(差)3例,II级(中)16例,III级(好)13例,IV级(优)10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不同性别、民族、瘤体部位与血管瘤分型治疗效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PSV(46.47±26.87)与治疗后PSV(17.67±8.0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RI指数(0.54±0.12)与治疗后RI指数(0.82±0.1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7年第3期)、MEDLINE(1990~2007)、EMbase(1990~2007)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07),筛选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交叉设计试验,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篇相关文献,评价后纳入3个RCT,未检索到交叉设计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曲安耐德比较,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并没有明显减轻患者的口腔疼痛[WMD=–0.5,95%CI(–9.77,8.77)]和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WMD=0.9,95%CI(–0.6,2.4)],病损面积也没有明显缩小[WMD=0.00mm2,95%CI(–0.40,0.40)];与安慰剂比较,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口腔疼痛[WMD=–3.30,95%CI(–20.20,13.92)]和明显缩小病损面积[WMD=–56.57,95%CI(–134.02,20.88)],也没有明显减少用药后口腔灼痛感的发生[OR=4.98,95%CI(0.49,50.22)]。结论吡美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在减轻患者口腔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缩小病损面积和减轻口腔灼痛感方面并不优于曲安耐德和安慰剂。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病例数仅有72例,且纳入临床试验中疗效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统一疗效评价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获得更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及Ki-67在涎腺正常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NSG)、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adenoma,BCA)和基底细胞腺癌(basal cell adenocarcinoma,B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表达程度及在恶变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1二步法)检测NSG 11例、BCA18例、BCC 9例中Cox-2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ox-2在NSG中表达与BCA、BC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NSG与BC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G与BC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Ki-67表达与BCA组织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不同部位的BCA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不同部位BCA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Ki-67在BCA表达中呈负相关(P>0.05),rs=-0.21,而在BCC表达中呈正相关,rs=0.94,P<0.01。结论:Cox-2、Ki-67可能参与BCA、BCC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Cox-2和Ki-67有助于BCA、BCC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6.
研究表明 ,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 ,积累在增殖细胞中 ,而在静止期细胞中缺乏 ,被认为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bcl- 2与 bax属同一家族 ,bcl- 2为细胞凋亡抑制基因。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 ,分析舌癌术前化疗 PCNA和 bcl- 2蛋白的表达情况 ,旨在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的角度对舌癌的化疗机制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选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术后标本 ,舌乳头状瘤 10例 ,舌鳞癌 12例 ,舌鳞癌术前化疗 12例 ,舌癌术前化疗标本为术前行颞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 方法 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30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为0.5 ~ 2 mg·kg-1·d-1。治疗前、治疗4周后、12周后分别测量瘤体半径,采用四级评估法及患者父母反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尿液中VEGF-A和HIF-1α水平。健康对照组为儿保科正常体检婴幼儿30例。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 患者组治疗12周后,2例疗效为优,11例好,14例中等,3例差。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A水平为(268.174 ± 95.056) μg/L,HIF-1α水平为(10.809 ± 1.686) mg/L。患者组治疗前血清VEGF-A水平为(385.692 ± 136.146) μg/L,服药4周后为(264.853 ± 122.12) μg/L,12周后为(211.345±104.035) μg/L,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HIF-1α水平分别为(31.462 ± 7.458)、(21.454 ± 5.489)和(12.052 ± 3.623) mg/L,亦呈逐渐下降趋势。患者组尿液中VEGF-A与HIF-1α的表达趋势与血清一致。患者组血清中VEGF-A与HIF-1α和尿液中VEGF-A与HIF-1α均呈正相关(r = 0.730,P < 0.05;r = 0.667,P < 0.05);血清VEGF-A、尿液VEGF-A、血清HIF-1α以及尿液HIF-1α均与给药时程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0、-0.689、-0.806、-0.683,P值分别 < 0.05、0.01、0.05、0.01)。 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有效可能与降低外周血清和尿液中VEGF-A和HIF-1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RAGE、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复发和恶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13例,PA初发36例、复发8例,恶变10例涎腺组织RAGE及REC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性,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RAGE在正常、初发、复发及恶变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40%、41.70%、62.50%、90.0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在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发现,正常、初发组均明显低于复发及恶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在正常、初发、复发及恶变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0%、55.60%、37.50%、20.00%,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在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发现,正常、初发组均明显高于复发及恶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GE和RECK在各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512,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进一步阐述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的发病机制,为辅助预测患者预后及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颧骨位于面中部,决定面部水平宽度、前突度和面中部垂直高度。因其与面部多骨连接,位置突出,易受外力打击而骨折。由于颧骨自身坚硬,很少单独发生骨折,而常常在与额骨、上颌骨、蝶骨、颞骨的连接处以及颧弓处发生骨折,因此颧骨骨折又称为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 atic comp lexfracture,ZCF),近二十年来由于AO理论的引入,颌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功能与外形双标准”的提出,并且随着钛板内固定的普及,冠状切口的应用,ZCF的治疗有了长足进步。ZCF的分类方法较多,本文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对67例ZCF进行分类,探讨ZCF治疗的合理分类及治疗方法。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颌面外科入住ZCF患者且资料完整者共计67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3例;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占63.41%,其次为摔伤占17.07%,打伤占9.32%,工具击伤占7.32%,刀伤2.44%;年龄集中于20~40岁,平均年龄31岁,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7岁;其中汉族占65.85%,维族占17.07%,回族占7.32%,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各占4.88%;治疗时间为受...  相似文献   
10.
背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治疗软骨缺损的种子细胞,在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合适的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用。 目的:利用富含生长因子的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其鉴定。 方法:采用消化法分别获得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收集软骨细胞上清液离心、过滤冻存备用。培养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后离心成微团,并用软骨细胞上清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软骨细胞上清液成软骨诱导21 d后,微团可见似软骨样组织。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证实软骨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以诱导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