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96—1997年全国铁路医院20个住院病种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分析住院病种费用效益变动趋势,探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增长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96-1997年全国铁路医院20个住病病种,共153396例住院病人的例均费用、例均药品费、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例均其它费用4项指标采用RSR进行动态对比综合分析。结果:(1)1997年与1996年相比,例均住院费用、例均药品费与药品费占总费用的百分比均明显上升(P<0.05)。(2)20个住院病种费用效益,除甲状腺癌和急性阑尾炎外,其余18个病种均较1996年有所下降。(3)例均费用中、仅结肠癌、甲状腺癌2个病种略有下降,其余18个病种例均费用均有上升,其中以急性肾炎上升尤甚,达114.12%。(4)总费用效益,1997年较1996年明显下降(P<0.001)。结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展循环医学实践和卫生技术评估,实施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对于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过度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环氧合酶-2(COX-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 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EGFR、HER2、COX-2及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EGFR、HER2、COX-2及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35.7%、27.1%、67.1%和 58.6%.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EGFR、HER2、COX-2及GST-π四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COX-2及GST-π的表达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3.
白细胞介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3种白细胞介素(IL-4,IL-6,IL-8)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慢支炎急性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慢支炎急性期患者48例,非慢支炎患者29例,进行IL-4,IL-6,IL-8的诱导痰,痰,血清检测。结果 三种标本的三种白介素的诊断比值比(DOR)均大于3,95%可信区间的下限均大于1。结论 诱导痰,痰和血清标本中,以诱导痰及痰中的IL-4和IL-8诊断价值较好,可用于慢支炎急性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4.
正指标 逆指标和适度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杨建南统计指标,从作用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正指标是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如平均病床周转次数、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逆指标是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围产儿死亡率、单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等。适度指...  相似文献   
45.
高凌云  杨恂  杨建南 《重庆医学》2012,41(2):122-123,126
目的研究强化血糖控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血糖的费用的影响,为减轻患者负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同期、平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西药费[(3 126.3±1794.1)元]与对照组[(4 115.5±2368.5)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2)。实验组总费用[(6 882.3±3 201.4)元]与对照组[(8 744.7±7 110.8)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 4)。结论强化血糖控制利于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6.
张虹  杨建南 《中国病案》2012,(10):45-47
目的了解《中国病案》的作者群特征。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该刊1~12卷刊载的论文、作者、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合作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发表论文量的前三位省、市、自治区依次为北京市(875篇,21.81%)、广东省(785篇,19.57%)、福建省(226篇,5.63%);作者的机构分布以医院为主(96.26%);论文合著率为61.81%,合作度为2.24人/篇。结论该刊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作者群,并拥有一支造诣较深的核心作者群,对促进病案学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刘莉  姜勇  李丽  刘都礼  杨建南 《四川医学》2012,33(12):2034-203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EGFR、HER2和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EGFR、HER2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25/70)、27.1%(19/70)和58.6%(41/70)。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EGFR、HER2和GST-π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和GST-π的表达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环氧合酶-2(COX-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COX-2及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1%,在正常胃组织中无表达;COX-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7.1%,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6.7%;GST-π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6%,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5.0%,三种蛋白分别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HER2、COX-2及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HER2、COX-2及GST-π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ER2、COX-2及GST-π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和环氧合酶 -2(COX-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二步法,检测 70 例胃癌组织中EGFR、HER-2 和 COX-2 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EGFR、HER-2 和 COX-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35.7%(25/70)、27.1%(19/70)、67.1%(47/70)。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有关(P < 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EGFR、HER-2 和 COX-2 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EGFR、HER-2 和 COX-2 的表达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的选择,也为胃癌的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成都市民就医选择医院的行为模式,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起点等距辐射抽样法原则,在成都市主城区抽选调查户,共完成1300个居民家庭的入户调查,对其患病就诊时首选医院以及选择医院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1)选择到医院就医者595人(45.77%),药店买药546人(42.00%),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8人(9.08%),其他41人(3.15%);(2)在选择到医院就医的595名市民中,选择市级医院314人(52.77%),选择省级以上医院214人(35.97%),选择区级医院67人(11.26%);(3)成都市民患病时首选不同级别医院就医主要选择原因的差异显著(P〈0.05)。首选到高级别医院就医主要考虑的是其医术好、设施好、名气大;首选到较低级别医院就医主要考虑的是其价格合理、看病简便、服务好。结论患者就医行为模式是影响医疗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患者选择就医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医院管理,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