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PH)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目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创的右心导管检查。对疑难病例 ,甚至要行创伤更大的肺活检 ,以明确是否具有手术指征 ,不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PPI)有无创、简便、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 ,与右心导管资料有一定的相关性[1] 。本研究将合并重度PH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PPI资料与围术期肺动脉压力、全肺阻力 (TP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以便在术前评价中采用PPI取代或部分取代右心导管等有创检查 ,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中,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基础上行左心室成形术(SVR)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连续纳入130例慢性心衰症状明显的冠心病伴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分为CABG+SVR组(n=65)与单纯CABG(I-CABG)组(n=65)。所有患者于术前1个月内行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检查,用国际通用的17节段分析法评估患者的瘢痕心肌及心功能。对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了解其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衰再入院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左心室功能和心肌LGE情况均相似。与I-CABG组相比,CABG+SVR组体外循环时间[(116.0±36.2)min vs.(100.3±23.9)min,P=0.004]和机械通气时间[23(17,37)h vs. 20(15,24)h,P=0.005]均明显延长。平均随访(127.3±12....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一氧化氮吸入筛选重度肺动脉高压根治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以一氧化氮吸入作为评估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肺血管扩张能力的方法 ,寻找筛选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的最佳标准。方法 选择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 5 3例 ,分别行右心导管检查 ,测定每例在基础状态下 ,吸入纯氧或一氧化氮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3例吸入一氧化氮、纯氧与基础状态下相比较 ,肺动脉收缩压 ,舒张压及平均压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主动脉收缩压 ,舒张压及平均压两两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之比在吸入一氧化氮及吸氧后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吸入一氧化氮和吸氧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6例采取手术治疗。结论 术前吸入一氧化氮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之比下降与否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定量肺病理学的方法 ,研究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PH)的肺小动脉病变。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H左向右分流型患儿 38例为PH组 ,于术前右心导管检查 2 1例 ,手术中取肺活检 ;另取非心血管病死亡婴幼儿尸检肺组织 6例为无PH组。光镜观察肺内病变 ,并以显微 -微机彩色图像分析仪测量计算肺细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百分比 (%MT)、肺细小动脉平均中膜面积百分比 (%MS)及肺小动脉密度 (APSC)。结果 PH组 %MS、%MT及APSC均较无PH组明显升高 ,吸氧后的肺动脉收缩压 (SPAPO2 )与 %MT和 %MS均呈直线相关 ,回归方程分别为 :%MS =0 0 690 9SPAPO2 + 4 5 95 64,(P <0 0 5 ) ,r =0 4 4 14;%MT =0 12 67SPAPO2 + 2 5 4 10 7,(P <0 0 5 ) ,r =0 4 4 74。结论 定量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面积及密度 ,可以判定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PH的严重程度 ,适用于婴幼儿未发育成熟的肺小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目前较简单的心脏畸形,外科手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治疗费用可为大多数家庭接受。然而对于婴幼儿重症先心病,其心脏畸形复杂,或所患心内畸形简单却合并了严重的肺血管损害,这些患儿得到手术治疗并顺利渡过围术期的机会大为下降,手术死亡率高,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994年1月-2000年6月二尖瓣置换术的36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发生左心室破裂(发生率0.25%),其中3例 生手术中,6例发生于ICU;手术抢救成功3例,死亡6例,结论:左心皮裂修补困难,针对其发病机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其发生率及病死率。预防措施包括:重视诱发因素;防止术中损伤;正确选择和安装人工瓣膜;纠正血液动力学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手术的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 1998年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1.0±24.8岁(10天~71岁);单纯冠状动脉瘘10例,合并其他心脏疾病8例;冠状动脉瘘引流至主肺动脉11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1例,左心室1例;15例患者有1个瘘口,3例有2个瘘口,瘘口直径4.8±3.0mm(1~12mm)。手术方式包括心内修补5例,经冠状动脉切口修补3例,心表结扎或缝扎9例,经心内及冠脉切口修补1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3例,其中2例在并行循环下手术,非体外循环手术5例。ICU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天和10h,术后住院时间10.2±5.6天。1例发生残余瘘(5.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起自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绝大多数均引流至右心系统,形成左向右分流。由于分流量多较小,较少引起心肌缺血。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83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原发性心脏瓣膜肿瘤手术治疗的 10例患者的临床经验和远期结果。结果 本组原发性瓣膜肿瘤占心脏肿瘤的 2 6 5 % (10 / 378) ,其手术约占所有心脏手术的 1/ 4 0 0 0。 10例中男性 5例、女性 5例 ,年龄 2~ 6 6岁 ,平均 30岁。所有患者均有症状 ,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促 7例 ,脑血管栓塞症状 2例 ,紫绀 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8例 ,术中确诊 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良性肿瘤 8例 ,恶性肿瘤 2例。术后早期恢复均顺利 ,晚期死亡 3例。死亡病例中 ,1例为三尖瓣囊性畸胎瘤患者 ,术后 2个月死于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 ;2例为二尖瓣恶性肿瘤 ,其中 1例术后 11个月死于肿瘤局部复发所致的心功能衰竭 ,另 1例术后 12个月死于肿瘤脑转移。长期生存的 7例均为瓣膜良性肿瘤患者 ,随访 8个月~ 19年 ,平均随访 5 7年。所有患者活动量恢复正常 ,心功能均为Ⅰ级。最后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瓣膜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近、远期结果良好。恶性瓣膜肿瘤的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9.
Cardiacsurgeryisanewlydevelopedsubjectfrom1950s-AlongwiththeadvancesofeconomyinChina,cardiacsurgeryhasdevelopedfromsimplicitytocomplexity,andspreadfromlocalareastothewholecountry-Asforpathologicalchanges,pediatriccongenitalheartanomaliesaccountforth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间断小切口与长切口两种取大隐静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间断小切口取大隐静脉(间断小切口组),另一组采用长切口取大隐静脉(长切口组).术后10天观察切口情况,随访1~9个月,对比观察、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间断小切口组术后10天,2例切口血肿(10%).随诊中1例血肿需外科处理.长切口组术后10天,共7例(35%)患者切口发生并发症,随访中2例患者因感染需外科处理.结论间断小切口技术虽然较长切口复杂、困难,但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术后美容上优于长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