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256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1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1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患儿,男,日龄8天,以喉中痰鸣8天加重2天入院。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无早破水、羊水混浊、胎盘老化。生后不久出现喉中痰鸣,在当地医院诊治2天,症状加重转入我科。患儿生后有尖叫,声音嘶哑,但哺乳良好,时有呛奶及呼吸困难,睡眠及二便正常。入院查体:足月儿外貌,呼吸困难,鼻扇及三凹征可见,口周青紫,反应良好,声音嘶哑,喉鸣声响亮,咽部轻微充血,双肺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心腹正常,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可引出。辅助检查:pH7.25,PaCO266.6mmHg,PaO240mmHg,BE2mmol/L;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心脏二维彩超均正常。胸片示:双肺内带见片影,双…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和评价芪术疏肝方对气秘型(肝郁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符合气秘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芪术疏肝方1剂/d,对照组采用口服长松1袋/次,3次/d.疗程均为4周,随访8周.记录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慢传输试验、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结肠传输试验、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术疏肝方对气秘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奈诺沙星药物浓度。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RP1 8柱(50mm×2.1 mmm,5μm),以加替沙星为内标,血浆和尿液样品测定采用0.1%甲酸乙腈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比例分别为82:1 8和85:1 5,流速均为0.2 mL/min。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以液液萃取法清除尿液样品中杂质。ESI源正离子选择性反应临测(SRM),奈诺沙星检测通道:m/z 372.4→m/z354.1,内标检测通道:m/z376.1→m/z 332.2。结果本方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奈诺沙星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ng/m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5ng/mL血浆和尿液的奈诺沙星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49±4.69)%和(84.92±6.81)%,且血浆和尿液的RSD)分别小于或等于4.31%和9.76%。奈诺沙星血浆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9.27~103.75)%和(100.40~106.36)%;而尿液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依次为(103.52~11 5.94)%和(9 9.50~1 10.96)%,且基质效应、精密度、稳定性等均通过方法学验证。并已用于该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符合奈诺沙星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血尿样测定的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年龄成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研究血清Hcy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在两个不同中心分别选取健康体检者和住院病人,共分为4组,即中心一体检组、中心二体检组、中心一住院组和中心二住院组。分别观察各组观察对象血清Hcy≥10μmol/L和≥15μmol/L的发生率;比较各组内<50岁和≥50岁人群不同性别间Hcy水平的差异;观察不同性别人群Hcy水平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Hcy≥10μmol/L发生率在82.6%~97.0%,Hcy≥15μmol/L发生率在38.1%~55.2%。<50岁人群,男女Hcy平均值差为7.61~9.06μmol/L(P<0.001),≥50岁人群,男女Hcy平均值差为5.06~5.90μmol/L(P<0.001)。20~30岁,Hcy水平呈下降趋势;30~60岁男性,30~70岁女性,Hcy水平呈平稳趋势,>60岁男性及>70岁女性,Hcy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Hcy水平≥10μmol/L和≥15μmol/L发生率与报道差异较大,不同性别间Hcy水平差异显著,随年龄增加,Hcy水平呈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5.
26.
C反应蛋白在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病情活动和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特点,发现对疾病活动和感染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对2003—2004年在我科住院的110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情活动未合并感染者87例(未感染组)和合并感染者23例(感染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同时分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免疫复合物(CIC)的变化。结果感染组CRP、ESR及α1球蛋白高于未感染组(P<0.01)。通过比较CRP、ESR及α1球蛋白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发现CR P受感染之外的影响较少,在未感染组CRP浓度的均数在正常水平,合并感染后明显升高。感染组患者的发热、口腔溃疡、雷诺现象、心脏损害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譹SLE合并感染时大部分患者的CR P明显升高。譺在狼疮活动时CR P大多正常或略高,但少数患者,尤其合并浆膜炎者的CR P水平可较高。CRP对于鉴别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1999年3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48例,均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8例,年龄62~84岁,平均73岁。全组均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合并膀胱结石2例,膀胱憩室1例。前列腺Ⅱ°增生16例、Ⅲ°增生24例、Ⅳ°增生8例。本组均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加膀胱造瘘术。全部治愈。术后并发出血2例,其中1例经手术止血,1例对症治疗治愈。并发附睾炎3例,均对症治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郊区中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采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数字连线试验(trail making test,TMT)、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Stroop色词测验对90例郊区中年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并将其测评结果与其相匹配的9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的AVLT总分及瞬时记忆、短时延迟记忆、长时延迟记忆项得分,CDT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TMT-A、TMT-B,文字阅读(Stroop color-word test-A,SCWT-A)各项耗时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时延迟再认、干扰量、颜色阅读(Stroop color-word test-B,SCWT-B)耗时、彩色文字的颜色阅读(Stroop colorword test-C,SCWT-C)耗时和Stroop干扰量(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s,SIE)项目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郊区中年T2DM患者存在记忆功能、信息加工速度、执行功能及视空间功能的损害,应尽早给予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以减少或避免其认知功能的减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风湿病学界已认识到建立国际合作的迫切需求,以及推动风湿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和治疗新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应运而生的代表性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欧洲的创新药物行动(IMI)和美国的促进药物合作组织(AMP)。IMI和AMP已分别启动了"风湿病耐受性治疗(RTCure)"和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RA和SLE AMP基金项目。RTCure项目聚焦对风湿病纵向病程的理解,而AMP项目主要关注炎症关节局部不同细胞亚群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细菌感染患者早期病原及耐药性分子诊断技术,以便尽早实施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扩增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同时扩增多种耐药基因,设计探针,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识别其差异序列,鉴别细菌,检测耐药基因,用于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谱测定;收集血培养标本223份,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339份,尿液标本514份,比较所建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验证所建立技术的可靠性。结果 基因诊断方法可正确检出常见病原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mecA、SHV、CTX-M-1组和CTX-M-2组耐药基因。检测血、尿及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时,所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常规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6.4%、99.8%和99.7%,总体符合率为99.1%,耐药性检测与传统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为95.7%,其准确性与常规方法相当,检测时间比常规方法平均减少(2.09±1.15)d。结论 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可用于耐药菌感染的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感染的同步检测,应用于临床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