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腰腹部体外超声吸脂术的应用及疗效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体外超声吸脂术Ⅰ期治疗腰腹多部位脂肪堆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肿胀麻醉技术基础上,通过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在体外乳化脂肪,再应用负压将乳化的脂肪抽出体外,共完成腰腹部脂肪堆积治疗l000例。结果:1000例患者平均吸出脂肪量2900ml,最大量9600ml,除了l0例血清肿及4例局限表浅皮肤坏死以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全身肥胖明显者获得良好减肥效果,局部脂肪堆积者取得良好的塑形效果,吸脂后术区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无反弹。结论:体外超声腰腹部脂肪抽吸术安全可靠,整体塑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和再生纤维的类型.方法将失神经后的兔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模型,12只动物被分成2、4、6、8和12周5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在受神经侧注入HRP逆行示踪,实验到期后对耳大神经纤维和相应的神经节进行HRP染色和CGRP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结果逆行示踪显示,神经端侧吻合2~4周时,供神经侧C2、C3背根神经节内无HRP标记阳性的细胞,至第6周,背根神经节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8~12周阳性细胞的数量更多,尤其是胞体直径在50μm以上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4周时CGRP免疫组化的染色显示,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逐步增强,6周以后阳性标记的细胞数量增加,阳性细胞的胞体直径在12~40 μm范围内,属于中小直径的细胞胞体,同时观察到供神经纤维内的CGRP阳性纤维逐步增多,并跨越神经吻合口长入受神经体内,8~12周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的增加不显著,吻合口及受神经体内的神经纤维也增加不明显.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纤维可长入移植体,纤维再生的顺序是细小类的纤维首先再生.  相似文献   
13.
体外超声吸脂术2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超声吸脂术治疗局部及全身性肥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共收治患者200例,按照其要求,分别对腰腹部、大小腿、上臂、臀部进行了体外超声吸脂,记录腰腹部位吸脂注入的麻药量、吸出液量以及纯脂肪量,并以一个月为限记录各部位体围的变化。结果:腰腹部人均吸出脂肪量2505.91ml,单次最高吸出量9600ml,体围缩小4cm-14cm,其余部位体围均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处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任何反弹迹象,术中术后患者出血量较少,痛苦及不舒适程度较轻,术后恢复迅速,皮肤平坦,无反弹现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超声吸脂减肥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彻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在6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臀部和双侧肩胛部,采用Φ3.6×12电雷管距皮肤不同距离引爆致伤。伤后测量创面面积和深度,并对创伤部位进行X线检查。结果距猪皮肤0、1、2和3 cm各致伤6个创面,伤后6 h创面平均面积分别为(13.08±0.86)、(7.33±0.77)、(2.25±0.47)和(0.00±0.00)cm2;创面平均深度分别为(2.53±0.28)、(1.10±0.13)、(0.45±0.11)和(0.00±0.00)cm;0 cm组6个创面中有3个发生骨折,1 cm组、2 cm组和3 cm组均无骨折发生。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模型造成的创面面积和深度较均一,调整致伤距离可以造成轻、中和重度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适合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局部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安全性评价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行局部体外超声大量吸脂的安全性。方法:对400例肥胖患者464个部位行体外超声吸脂术,记录局部吸出脂肪量、注入肿胀液量,注入利多卡因浓度,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利多卡因毒性反应,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其中吸出脂肪量超过4000ml共124个部位(腰腹部76例,大腿48例),局部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术后无一例出现休克、严重利多卡因中毒症状,术后恢复正常,无感染、皮肤坏死、不平坦及松弛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肿胀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厚皮供区应用刃厚皮回植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方法对2002—2010年收治的192例患者行背部或大腿外侧取中厚皮,将供皮区创面分为3组,治疗组(A组)即大张及邮票刃厚皮回植覆盖,对照组功能性敷料覆盖(B组)和凡士林纱布覆盖(C组),刃厚皮供区又分为头部、大腿和后背3个部位。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局部疼痛、瘢痕生长情况。结果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A组为6.2±1.1 d,B组为11.1±2.1 d,C组为13.5±2.5 d;术后第2天和第5天疼痛评分,A组平均疼痛评分为2.3±0.86和1.9±0.8,B组为2.5±1.1和3.9±1.3,C组为3.8±1.4和5.9±2.1;术后6~12个月瘢痕评分,A组评分为2.8±1.5,B组为6.6±2.1,C组为8.2±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刃厚皮供区头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瘢痕生长优于后背和大腿(P<0.01)。结论刃厚皮回植能显著缩短中厚皮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治疗期间中厚皮供区疼痛,预防中厚皮供区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观察不同负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后创面愈合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05在唐都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用电雷管在10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40个爆炸伤创面,按随机数分为5组:对照组、-10 kPa治疗组、-15 kPa治疗组、-20 Pa治疗组和-25 kPa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前3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3天,对照组常规换药,各治疗组分别用相应负压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对照组,-10,-15,-20,-25 kPa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32.8&;#177;1.6),(27.1&;#177;1.5),(25.8&;#177;1.0),(26.4&;#177;1.1),(27.8&;#177;1.4)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创面面积为(10.76&;#177;0.42)cm^2,治疗3 d后扩大至(13.30&;#177;0.43)cm^2,随后面积逐渐缩小;各治疗组从治疗后第1天(伤后第4天)起创面面积维持不变或略缩小,其后创面面积逐渐缩小.对照组创面在伤后3~6 d,创面深度由(1.65&;#177;0.25)cm加深至(2.43&;#177;0.25)cm,治疗后19 d,肉芽组织长满伤口.各治疗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深度就开始变浅;-15 kPa治疗组伤后第9天肉芽组织已长平伤口,其他治疗组肉芽组织于第14天内填满伤口.治疗前各组创面中的细菌数高达3&;#215;10^7 CFU/g,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第3天,各治疗组细菌数迅速下降到1&;#215;10^5 CFU/g,治疗后第6天降至1&;#215;10^4 CFU/g.对照组创面内的细菌数下降缓慢,在治疗后第9天才降至(19.54&;#177;3.67)&;#215;10^5 CFU/g;治疗后第19天仍高达(3.26&;#177;0.83)&;#215;105CFU/g.治疗后各时间点各组创面的创面面积、深度和细菌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25~-10 kPa压力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均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组织中的细菌数,以-15 kPa最佳.  相似文献   
18.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目的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清楚,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右耳用创面多孔闭合敷料,并给予负压引流,为治疗组;左耳创面不作封闭负压引流,其余处理同治疗组,为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8天分别利用于湿法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创周组织的含水量,同时用伊文氏蓝渗出法检测创周组织的血管通透性。结果 封闭负压引流组创周组织含水量在2,4,6,8d均低于对照组(P&;lt;0.05);伊文氏蓝含量在第2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但在4,6,8d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外露的病例资料特点,分析其外露特点、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起搏器外露患者的外露时间、部位、细菌培养等资料,采取术前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术中彻底清创冲洗但保留起搏器系统,并将起搏器系统重新固定于胸大肌之下,创口根据情况直接缝合或采...  相似文献   
20.
李望舟  石冰  柳大烈 《医学争鸣》2003,24(22):2097-2099
目的:为了探索胎兔及成兔在正常发育及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特点,分析胎儿型及成年型创伤愈合差别的原因.方法:用胃蛋白酶对胎兔及成兔皮肤的胶原进行提取,用酸水解法使胶原水解,采用氯胺T法进行羟脯氨酸(HP)测定.结果:①正常成兔的H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胎兔,而正常胎兔不同孕期之间却无差别.②胎兔皮肤创伤后(1-6d)与对应的正常胎兔相比,只表现出第1d HP显增高.③成兔皮肤创伤后与正常成兔相比,除第1日无差别外,后5dHP显增高.④胎兔皮肤创伤后HP动态变化呈现线性下降趋势,而成兔呈现线性上升趋势.结论:成兔皮肤合成胶原的能力高于胎兔皮肤;创伤后,胎兔及成兔均表现出胶原合成增加,而前持续短暂,预示着愈合迅速;而后持续增高,表现出愈合缓慢及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