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最佳显影时间,行门静脉螺旋CT血管造影,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并在MSCTP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①MSCTP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②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50±0.80)mm、(7.13±0.71)mm、(5.54±0.89)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00,0.624与0.95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确定不同类型周围型肺癌的肺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值的表达是否有差异及肺癌患者癌组织内OPN与肿瘤的影像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经皮CT穿刺活检并经病理确诊的肺癌组织标本143例。石蜡切片脱蜡、水化后采用柠檬酸盐缓冲液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OPN的表达。高倍视野下,观察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按着色细胞百分数计分,确定OPN阳性或阴性。结果:OPN在肺癌组织中有较强的阳性表达率。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上,胞浆中亦有少量表达。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OPN可作为临床TNM分期的主要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及术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84"消毒液和多酶洗液清洗消化内镜表面黄垢的效果.方法 用两种浓度"84"消毒液和多酶洗液清洗消化内镜表面黄垢后,随机挑选8处内镜表面刻度,以肉眼观察和IPP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各组内镜清洗前、后的镜身改变,比较清洗效果.结果 两种浓度"84"消毒液清洗后,都可去除内镜表面黄垢,刻度颜色变白,镜身明显增加光洁度.IPP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显示,"84"消毒液清洗前、后的内镜表面刻度颜色平均光密度值有显著改变(P<0.01),而以多酶洗液清洗内镜黄垢效果不佳.结论 "84"消毒液能有效清洗内镜表面黄垢,花费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 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阐明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在53例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例正常腰椎间盘的MRI图像上,对腰椎间盘主要结构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左、右侧之间腰神经长度及宽度无显著性差异。CT对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显示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路径的重要手段,能显示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应首先选择CT检查,对疑似软组织病变者再联合MRI检查,以提高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犯食管外膜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已侵犯食管全层的食管鳞状细胞癌23例,所有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根据轴位及多平面重组图像(MPR)判断病灶是否侵犯外膜及外膜受侵的方位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23例,MSCT显示肿瘤侵犯食管外膜21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1%.肿瘤侵犯食管外膜仅位于病灶最大层面2例(9%),位于病灶最大层面与非最大层面19例(83%).肿瘤侵犯位置位于病灶最大厚度2例(9%),位于病灶非最大厚度19例(83%).肿瘤侵犯位置位于最大层面最大厚度处2例(9%),位于最大层面非最大厚度处19例(83%).食管鳞状细胞癌侵犯外膜层面与最大厚度层面无相关性(P>0.05),受侵犯处管壁厚度与最大层面最大厚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侵犯外膜的MSCT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37.
部队干休所药房工作尽可能多的为老干部开展药学服务,对老干部的保健、医疗、康复等至关重要。以下谈谈干休所开展药学服务之必要性。1存在问题根据观察,老干部用药存在7大安全隐患:(1)患病后不愿到医院就诊,凭经验自购药服用,但多数老干部缺乏安全用药常识,对说明书一知半解,如果用药不对症,对健康有损无益;(2)选择药品时不听医生指导,而是认为价格越贵越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3个月,康复患者的疼痛和肘关节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等活动方面明显改善.结论 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利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评估巴马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肌纤维化,为评估COPD心肌组织学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20头健康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COPD模型组(16头,蛋白酶制备COPD模型)及正常对照组(4头).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不同阶段(4周、8周及20周)行多模态CMR扫描.对比各组小型猪之间常规心脏参数的差异;分析各组LV心肌LGE发生率、分布及类型.结果模型组共有14头小型猪COPD模型构建成功.造模早期及中期(4周、8周)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后期(20周)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明显加快(P分别为0.003、0.002);体质量降低(P=0.007).造模早、中期各组小型猪心功能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及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期右心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RVAW)(P均<0.001)均有所增厚,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Dd)(P<0.001)及左心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P=0.018)较造模前有所增厚,左心室舒张末横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P=0.005)较造模前有所减低.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较造模前及对照组均降低(P<0.001及为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模型组有5头小型猪共23个心肌节段(23/85)发生LGE,与对照组及造模前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P均<0.01).LGE主要位于左室基底部及中间部,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GE以肌壁间型最为多见.结论COPD早期即可出现RVEF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少部分LV心肌可出现心肌纤维化,但LVEF未见明确改变.基于CMR的LGE技术可为COPD患者早期干预、诊疗计划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