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69篇
  2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701.
目的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序列探讨3D影像组学特征与肿块型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20例患者,且治疗前均经DCE-MRI检查。将所有患者图像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以DICOM形式上传至慧影大数据科研平台,使用双盲法在动态增强第三期沿病灶周围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后将该病灶勾画的所有感兴趣区融合成三维容积感兴趣区(3D-VOI),进行组学分析,提取纹理特征,共1409个纹理特征,采用方差选择法、单变量特征选择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对病灶进行特征筛选及降维处理,最终得到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有效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评估模型效能。利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对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病灶大小、年龄、月经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4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4种分型的预测模型AUC值分别为0.80、0.77、0.79、0.79。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及病灶大小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702.
目的:探讨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孕妇分娩小于孕龄儿(SGA)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妊娠合并心脏病多学科会诊并于该院分娩的84例CHD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SGA的诊断标准将CHD孕妇分为非SGA组(72例)和...  相似文献   
703.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谷氨酰胺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UC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PCT、CRP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4.
目的 利用3D-CT影像组学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经铂类化疗后脑转移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铂类化疗方案的148例SCLC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发生脑转移者共57例,未发生脑转移者共91例。利用慧影大数据科研平台将数据集按照4∶1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所勾画病灶上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影像组学鉴别模型,通过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分析,预测SCLC在铂类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的概率。结果 发生脑转移和未发生脑转移组的训练集及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89,0.798、0.789;训练集未发生脑转移组特异性0.72,准确率为0.80,发生脑转移组中特异性0.71,准确率为0.62,测试集中未发生脑转移组特异性0.83,准确率为0.87,发生脑转移组中特异性0.68,准确率为0.62。结论 基于经铂类治疗的SCLC患者肺部CT 3D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脑转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能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705.
706.
《伤寒论》“六病”与《黄帝内经》“六经”具有本质区别,六经是循行于体表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等作用。六病指的是仲景在阴阳辨证基础上根据人体态势来划分的三阴病、三阳病;六病是无形的、功能性的,反映患者气的整体态势,包含人体代表寒热的阴阳属性,以及升降出入的气机态势。十二正经等经络系统客观存在,而六病的态势是无法肉眼捕捉的,需要通过有形的症状去征察背后气的态势和病机实质,最后在治法上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性,遵循一定原则,顺人体向愈之势而为,调动人体气机,使失常的状态恢复常态。十二经均可有六病,反之,六病均可出现十二经经络循行路线或所联属脏腑的病变。六病对表、中、里三部受邪的部位亦尤为重视,而六病的失常部位可以出现在经络循行线及络属的脏腑。只要明白六经、六病的实际含义并结合仲景条文的内容,均可对仲景条文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含义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707.
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DIPOQ)rs2241766T/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西壮族人群新发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及不同代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SNPscan高通量技术检测广西地区212例新发T2DM患者和289例健康人对照者的rs2241766T/G基因分型,统计并分析二者的差异性。结果rs2241766T/G 位点存在GG、TG和TT基因型及G和T等位基因;T2DM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 6.294,P = 0.043) ;TG( OR= 2.443, 95%CI:1.197-4.988 ,P=0.014)、TT( OR= 2.057 ,95%CI:1.017-4.159, P=0.045)及TG+TT( OR= 2.222, 95%CI:1.122~4.402 ,P=0.022)基因型与T2DM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共同混杂因素后,TG .TT和TG+TT基因型患T2DM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的2.863倍 ( OR= 2.863 ,95% CI:1.352~ 6.060,P=0.006)、2.291倍(OR=2.291, 95%Cl:1.094~4.800, P=0.028)和2.532 倍(OR= 2.532,95%CI:1.235~ 5.192 ,P=0.011);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不同基因型T2DM患者的多种临床生化代谢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证实rs2241766T/G SNP可影响患者肌酐(Gr)水平(P=0.049)。结论ADIPOQ rs2241766T/G SNP与广西壮族人群T2DM易感性增加相关,或可作为预测T2DM风险的潜在遺传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8.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所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发病机制复杂, 其诊断的金标准为右心导管的有创性操作。人工智能(AI)的无创辅助诊断技术依赖于图像分析, 是其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首选目标, 目前已在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CT、MRI等诊断PH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AI与医学的融合为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AI在PH无创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必将提高诊疗效率, 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近期关于AI在PH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 促进其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9.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学诱导药AP1903能否在体内外终止过表达iCasp9自杀基因的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CD19CAR-T)细胞毒性功能。方法:构建过表达iCasp9的CD19CAR-T(iCasp9-CD19CAR-T)细胞并和AP1903共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及凋亡的方法,分别在K562和T细胞上验证iCasp9/CID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观察荷Raji细胞移植瘤NCG小鼠的生存率)和体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杀伤功能)检测AP1903给药情况下iCasp9-CD19CAR-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和 CD19CAR-T 细胞相比,iCasp9-CD19CAR-T 细胞的增殖能力、表型及体内外杀伤功能均无显著差异(均 P>0.05)。AP1903给药2 h后双表达iCasp9和CD19CAR的K562和T细胞分别有(33.8±0.9)%和(27.95±0.35)%的细胞出现凋亡,AP1903给药 24 h 后双表达 iCasp9 和 CD19CAR 的 K562 和 T 细胞均已经全部死亡。检测 AP1903 给药和未给药两种条件下的 iCasp9-CD19CAR-T细胞体外杀伤效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iCasp9-CD19CAR-T细胞治疗荷Raji细胞移植瘤NCG小鼠,其60 d 生存率同样是AP1903给药的明显低于未给药的(P<0.01)。结论:小分子化学诱导药物AP1903能在体内外有效终止iCasp9-CD19CAR-T细胞毒性功能。  相似文献   
710.
目的 分析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受试者因实验室检查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后续试验中可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提高筛选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汇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I期临床研究中心已完成的13项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参加筛选并已采血的1117例健康受试者,对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受试者进行分析,归纳不同检查项目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果 1117例已采血的受试者中,261例因实验室检查筛选失败,占23.4%。其中血生化检查占52.1%,其次为血常规(19.6%)、尿常规(13.7%)、传染病检查(9.2%)、凝血功能(5.4%)、血妊娠检查(占全部采血女性1.8%)。男性受试者最常见筛选失败原因转氨酶、尿酸升高,女性受试者为血小板升高、贫血。结论 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改善生活方式,认真体格检查,有助于提高筛选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