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糖、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6)给予常规降糖、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n=3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八段锦功能锻炼,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椎(L_2、L_3、L_4)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FBG、2 hPG、HbA1c、DPD/Cr水平均明显下降,腰椎(L_2、L_3、L_4)BMD、BGP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BG、2 hPG、HbA1c、DPD/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腰椎(L_2、L_3、L_4)BMD、BG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八段锦功能锻炼可降低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水平,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周组(R1)、束缚2周组(R2)和束缚4周组(R4)。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束缚应激1、2、4周大鼠心肌M-CPT-I mRNA水平明显升高(R2组P〈0.05,其余P〈0.01),GLUT-4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PPARβ变化不明显。结论:束缚应激后可能存在大鼠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增加和葡萄糖代谢降低。PPARβ对束缚应激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Gerstmann-Str?ussler-Scheinker综合征(Gerstmann-Str?ussler-Scheinker syndrome,GSS)的识别水平。方法分析了1例2018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临床表现酷似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最终经基因检测确诊的GSS患者的临床信息、神经心理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脑电图及基因等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复习两种不同朊蛋白病之间的差别。结果本例患者为62岁女性,首发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随后出现快速进展性痴呆,并伴有锥体束和锥体外系损害,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花边征",14-3-3蛋白阴性,PRNP基因分析显示P102L基因突变。结论对临床首发表现为遗传性共济失调,随后出现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应当考虑GSS。PRNP基因检查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采用与不采用“打桩法”概念与技术消融左肺静脉前三角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连续入组5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打桩组”与“传统组”各2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阵发性房颤病史、左房前后径大小等基线资料并进行对比。完善术前检查后,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打桩组”特殊处理:对左侧肺静脉前三角(即左侧上下肺静脉之间嵴部前缘)采用“打桩法”的概念与技术进行消融治疗;“传统组”:对左侧肺静脉前三角只是采用常规的贴靠与消融方法。 结果:“打桩组”较“传统组”,显示出更短的左肺静脉隔离时间(39.6?6 ..2VS 62.5?8.7分钟),更短的两肺静脉隔离时间(106.3?12.8 VS 123.9?17.5分钟),更短的手术总体时间(176.4?29.1 VS 201.2?33.8分钟)和更高的单圈隔离率(23/28,82.1%VS12/28,60.7%),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包填塞发生率和随访1年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打桩法”消融技术稳定可靠,通过针对特殊解剖部位所提出的特定方法,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概念与技术,缩短了左侧肺静脉前三角的消融时间,提高了单圈消融隔离率,并进而提高总体手术工作效率,且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有效操作方法,解决了局部解剖带来的操作困难,使用学习操作者在具体细节方面拥有了可供实践的明确概念与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频发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症状相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对11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患者首次发作到入院当天(时间范围<7d)的TIA发作次数分为非频发组TIA(发作次数<3次)和频发组TIA(发作次数≥3次),以及按患者TIA发病年龄分>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频发组与非频发组,以及各年龄段组间患者责任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发生情况。结果①TIA频发组的责任侧颈动脉发生狭窄以及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P<0.05);②114例TIA患者以50~79岁居多,且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系TIA频发作与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相关,颈动脉狭窄是发生颈动脉系TIA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住院医师是医生职业生涯中的最初阶段,接受规范化培训非常重要.结合我院神经内科对住院医师培训的实践和经验,我们认为通过职业道德、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目前复杂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57.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其中血粘度增设,微循环异常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我们自2000年起,应用络泰粉针剂对50例缺血性心脏血管疾病患者伴血粘度增高及微循环异常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改变的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一氧化碳系统(HO-CO)与糖尿病足(DF)发病的关系。方法DF组30例,单纯糖尿病(DM)组25例,对照(NC)组25例,测定血浆CO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足部组织中HO-1、HO-2的表达。结果(1)DF组较DM组病程长,FPG、HbA1 c升高,TG、血浆CO浓度降低(P〈0.05)。(2)DF组较DM组HO-1、HO-2表达明显减弱(P〈0.01)。(3)血浆CO浓度与FPG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DM患者HO-CO系统表达的减弱可能在D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可能是影响HO-CO系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麻将诱发反射性癫痫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反射性癫痫是指由某种特异性刺激或非特异性刺激通过丘脑皮质系统的激活,反射性地引起癫痫发作。反射性癫痫可以表现出多种类型,其中个别人可以由复杂思维活动而诱发,麻将是中国人的一项传统娱乐活动,打麻将诱发反射性癫痫罕见,目前国内仅有两宗报道,今将宣武医院收治的麻将诱发反射性癫痫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以探讨气体信使分子一氧化碳(CO)在R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血红素氧合酶(HO-1)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图像分析法检测77例RE患者(分4级组)及20例对照组的食管黏膜HO-1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HO-1主要在食管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RE患者食管黏膜中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0.2334±0.0511 vs 0.1776±0.0164,P<0.01).结论:HO-1在RE患者中的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异常,表明CO在胃肠动力性疾病如R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