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创新医院管理是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邯郸市中心医院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活动中,进行了以“望闻问切”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探索。既继承了中医“大医精诚”和西医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又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在全面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塑造医院文化品牌、实现医院科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乳癌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根治性手术仍然是目前有手术指征的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探讨术中皮瓣的处理技巧 ,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并发症 ,提高整体疗效 ,现将皮瓣打桩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肿瘤及大块组织切除、创面止血清理后 ,常规留置引流管 ,拟缝合皮瓣前 ,将事先消毒备用的黄色乳胶橡皮管剪成长约 1cm的小段约 5— 10个待用。用皮钳牵引皮瓣两侧缘对拉 ,使各部位皮瓣位于缝合后的相应位置上 ,这时 ,在背阔肌前缘 ,腋窝下 ,肋弓处及胸骨旁 ,锁骨下较空虚处 ,皮瓣拉紧后易悬空处 ,用三角针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Bcl- 2/bax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Hep - G2及正常肝细胞,采用RT - 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urvivin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Survivin基因表达,且在SMMC - 7721比在Hep - G2表达更明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不明显;Survivin高表达的细胞,Bcl -2也增高.RT - PCR法显示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肝癌细胞中增加.结论:Survivin基因与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p - G2有关,与肝癌细胞的分型相关,由此推断,Survivin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双钳道胃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镜和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的来源于黏膜层以下的肿瘤经双钳道治疗胃镜行ESD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1例病例均完整剥离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1.8±0.6cm,ESD手术平均时间为65.0±18.5min。术中出现1例穿孔,穿孔率为4.8%,未出现大出血。术后成功随访19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5月(3~9月),所有随访病例手术创面均完整愈合,未见病灶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胃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有效办法,经双钳道胃镜操作可降低操作难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机械吻合器在16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圆形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162例分别用消化道圆形吻合器进行吻合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1.9%),经扩张后均恢复正常饮食,吻合口瘘致死亡1例(0.6%)。结论机械吻合操作是减少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杨龙飞  王彦彬  宋晨  李军华  楼扬锋  季泽益 《浙江医学》2021,43(24):2679-2671,2684
目的观察骶神经磁刺激(SMS)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带状疱疹引起排尿困难至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皮肤科相应对症治疗+留置导尿+膀胱功能训练)1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SMS治疗)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SMS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排尿困难效果良好,可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1(DCLK1)对结直肠癌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SW480及其奥沙利铂(OXA)耐药株HT29/OXA和SW480/OXA中DCLK1的表达。采用siRNA干扰HT29/OXA和SW480/OXA细胞中DCLK1的表达,并用不同浓度OXA干预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其对OXA的敏感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CLK1、Bax、Bcl-2、多药耐药蛋白1(MDR1)、P-糖蛋白(P-gp)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亲本细胞系比较,DCLK1在HT29/OXA和SW480/OXA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转染DCLK1 siRNA(si-DCLK1)后,HT29/OXA和SW480/OXA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且它们对OXA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转染si-DCLK1后,HT29/OXA和SW480/OXA细胞的凋亡显著增加(P<0.05),伴随Caspase-3活性上调(P<0.05),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转染si-DCLK1后,HT29/OXA和SW480/OXA细胞中MDR1和P-gp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DCLK1可能通过调控Bax/Bcl-2以及MDR1和P-gp的表达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采用Haigis公式优化和非优化系数计算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预测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差别.方法 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取22 mm≤眼轴≤24 mm患者81例(127只眼),IOL Master测量眼部参数,使用不同系数Haigis公式对植入相应人工晶状体进行术前屈光度预测,根据不同系数分为优化和未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荧光显微镜直视下对比评价P-选择素靶向超声微泡与普通超声微泡在炎症内皮上的粘附途径和效能。方法构建携荧光FITC、抗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携荧光FITC普通超声微泡(MB),随机经静脉弹丸式分别注入对照组(10只)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组(10只)的小鼠提睾肌炎症模型。同时,20高倍荧光显微镜观测5min内两组不同微泡在提睾肌微血管中的粘附数量和粘附途径。结果TNF—α处理组MBp粘附数量为(12±2.6)个/视野,而MB粘附数量为(3±1.2)个/视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NF—α处理组MBp粘附数量分别为对照组MBp和MB的(6.4±1.7)倍和(9.9±2.1)倍(P〈0.01)。TNF-Ⅱ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9.6±2.6)%和(56.6±25.4%)的MBp通过直接与内皮细胞结合实现粘附,而MB内皮粘附率仅为(24.6±23.3)%和(20.0±27.4)%。结论与MB比较,MBp能高效、特异地粘附于炎症组织血管内皮上,应用其可有效评价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或其他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印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唾液酸化路易斯(Sib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和同型对照微泡(MBc)。10只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随机先后注入MBsLex和MBc(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心肌对比超声检查,测量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的声强度(Ⅵ)。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sLex组缺血区心肌造影见显著增强,Ⅵ值高达23.52±1.08,而在MBc组缺血区心肌造影仅见轻度增强,Ⅵ缸为9.81±0.4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MBsLex组还是MBc组,缺血区心肌Ⅵ值均明显高于非缺血区心肌Ⅵ值(P〈0.05)。两组非缺血区心肌之间Ⅵ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携sLex超声微泡行对比超声能够靶向探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