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序贯结肠透析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42例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进行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并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具体用药,观察其临床症状;同时选取63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对照,给予低蛋白饮食 必需氨基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K 、N a 、C l-、C a2 、P3-以及中分子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142例患者中,各种慢性肾衰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肌酐〔(443.6±73.5)μm o l/L比(283.5±38.7)μm o l/L〕、尿素氮〔(15.3±4.5)mm o l/L比(8.6±3.3)mm o l/L〕、尿酸〔(512.6±86.5)μm o l/L比(243.1±33.6)μm o l/L〕及中分子物质(0.44±0.06比0.32±0.04)水平均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9.87±3.31)m l/m in比(15.60±4.63)m l/m in〕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序贯结肠透析对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早中期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2.
中分子量物质为300~500道尔顿的一组化合物。Babb 等首先提出尿毒症患者某些症状与血中的中分子量物质积聚有关。Fürst 等建立的高速凝胶层析法证实尿毒症患者血中有中分子量物质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显示中分子量物质可能是尿毒症的毒素之一。本文用高速凝胶滤过装置(HSGF)作分离、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中分子量物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随着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日益增多,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BOnomini估计,肾功能衰竭20%与肾毒性药物有关[1]。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甚为重要。我科近年来确诊为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其中行肾活检3例),现报告如下并提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体会,以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4.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多中心调查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目的评估我国广东省南部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状况;比较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探讨影响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基本因素.方法采取多中心研究方法.病例选自广东省南部,而主要是广州市的9家大医院的维持性血透、腹透3个月以上的患者,其中血透180例,腹透122例.使用KDQOL-SFTM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Hays RD提供的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1)血透患者肾脏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总分为51.2±10.6,SF-36总分为48.2±19.9;腹透患者KDTA总分为56.3±12.3,SF-36总分为47.8±16.8.血透多数领域评分较欧美日同类报道为低;腹透仅部分领域低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但总体评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同类报道无显著差异.(2)比较研究提示腹透总体评分高于血透,但进一步的分层研究提示血透与腹透的生存质量差异主要是在透析的前2年.(3)血透男性患者在KDTA和SF-36及其它5个领域优于血透女性患者;而腹透男女患者之间KDTA和SF-36总分无显著差异.无论男女,腹透患者在多个领域均优于同性别血透患者.(4)血透患者的青年组(<45岁)与中年组(45~60岁)、老年组(>60岁)相比,在KDTA和SF-36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仅在体能相关领域高于中老年组.腹透患者青年组在KDTA和SF-36总分以及多个分支领域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患者,同时,腹透患者在不同年龄组的多个领域优于同年龄段血透患者.(5)在生存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方面,血透患者初始的生存质量较低,透析1~2年时的生存质量逐渐提高,2~4年处于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KDTA比较平稳,但2年后SF-36呈明显下降趋势.(6)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对KDTA和SF-36总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透析方式、年龄、性别和透析时间.结论 (1)广东省南部,而主要是广州市的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的总体水平仍低于西方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2)慢性肾衰竭患者一体化治疗的前2年可首选腹透.(3)血透和腹透患者的KDTA和SF-36生存质量的趋势不同,腹透不仅适合老年患者,更适合年轻患者和女性患者.(4)透析方式、透析时间、性别和年龄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影响程度和领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5.
柴胡治疗IgA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起之 《广东医学》2002,23(9):992-993
目的 柴胡是我国一种传统抗炎中药,研究它对IgA肾病(IgAN)是否具有疗效。方法 60例IgAN分成两组,观察组以中药柴胡或柴胡皂甙治疗,对照组以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似,但出现的副作用少(P<0.05)。结论 柴胡对IgA肾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IgA肾病是指以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点的一种原发肾小球肾炎.在我国IgA肾病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32%[1],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不一.为探讨IgA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对呈非肾病综合征表现的30例IgA肾病行中西结合治疗,结果如下.   ……  相似文献   
87.
小剂量激素治疗药物过敏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  王海涛  朱起之  陈椰  黄远航  王寅 《广东医学》2003,24(9):1009-1010
目的 探讨早期、小剂量、短疗程激素辅以综合疗法治疗药物过敏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药物过敏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 2 5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14例及对照组 11例 ,观察组予小剂量激素 ( 0 2~ 0 6mg/kg)加常规治疗 ,进入肾功能恢复期后逐渐减量 ,总疗程 <3个月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少尿期时间、多尿期时间 ;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时间 ;观察两组中透析人数及平均透析次数 ;比较激素撤下时尿渗透压。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少尿时间分别为 ( 5 86± 1 99)d及 ( 8 18± 1 40 )d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多尿时间分别为 ( 2 64± 1 3 9)d及 ( 4 64± 1 12 )d ,两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肌酐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 ( 7 0 0± 2 77)d及 ( 11 82± 2 75 )d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尿素氮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 ( 6 2 1± 2 67)d及 ( 10 0 9± 2 3 0 )d ,两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早期予小剂量、短疗程激素口服能明显缩短药物过敏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进程 ;可以促进肾功能恢复 ;可能降低药物过敏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率及人均透析次数。  相似文献   
88.
目前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慢性腹膜透析,是近年来治疗慢性肾衰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实,且可作为家庭透析。我院自1981年1月采用CAPD治疗慢性肾衰共20例,效果颇属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IgA肾病是指以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点的一种原发肾小球肾炎。在我国IgA肾病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 32 %[1] ,临床表现多样 ,治疗方法不一。为探讨IgA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对呈非肾病综合征表现的 30例IgA肾病行中西结合治疗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gA肾病 30例 ,男 1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7~ 4 7岁 ,平均 (31± 18)岁 ,病程 7d至 15年不等。全部病例行肾活检 ,常规作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镜检查 ,均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肝硬化等疾病。1 .2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90.
骁悉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骁悉是被广泛用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药物,鉴于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已被尝试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1].作者采用骁悉治疗了8例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除1例因严重腹泻无法完成治疗,3 d后退出,其余7例均完成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