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针法,即针刺、穴位注射、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5%、60.9%,优于对照组的65.0%、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历代医家用以诠释生命,解读病理,指导临床立法治病的理论工具。特别是临床实用性极强,如“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通,下输膀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等理论,讫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就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疾病的若干体会作一举隅报告。  相似文献   
43.
创伤性股骨髁、髌股关节面软骨损伤临床上并不多见,多因直接暴力作用于髌骨再传导至股骨髁所致,因临床上无特殊检查手段而易漏诊,日后易遗留髌股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笔者对此类病例的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清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入院当日采取血通过血清淀粉酶速率法检测血清淀粉酶。结果 61例中有机磷中毒患者中20例有淀粉酶增高,其中8例中间综合症及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有均4例淀粉酶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出现淀粉酶增高,且其增高程度对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骺板牵开技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近骺板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第180医院小儿骨科共收治6例肱骨近端近骺板恶性肿瘤患儿,术前病理确诊普通型骨肉瘤2例,成骨型骨肉瘤1例,成纤维型骨肉瘤1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小细胞骨肉瘤1例。所有患儿均在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后,顺序进行骨骺牵开术、瘤段切除术和骨移植重建术。术后采用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多伦多保肢评分(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TES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18~112个月,平均51.0个月,均未出现局部肿瘤复发;骺板牵开时间8~16d,平均13.0d;术后MSTS评分为53~97分,平均79分;TESS评分为71~92分,平均83分;JOA肩关节功能评分为66~91分,平均84分;Mayo肘关节评分55~95分,平均91分。结论治疗儿童肱骨近端近骺板恶性肿瘤,骺板牵开术是值得推荐的保肢方法,既可以提供安全的肿瘤切除界限,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骺板的生长能力,临床上有显著优点,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脏冷保存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用UW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冷保存鼠肝(实验组),同时设单纯UW液保存对照组。收集不同保存时间点(0、12和24h)肝脏灌洗液,检测反映肝细胞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肝组织标本,检测反映中性粒细胞聚集性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反映细胞氧化性损伤的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12h和24h保存时间点,实验组灌洗液中ALT和LDH以及肝组织中MDA和MP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LT、LDH、MDA和MPO水平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P均〈0.01);实验组SOD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均〈0.01)。实验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①UW冷保存液对肝脏的冷保存有随时间延长其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的趋势。②UW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对肝脏冷保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乌司他丁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抗氧化损伤及膜稳定剂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47.
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9例中,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选择好适当的病例,配合手术中结肠灌洗作一期切除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8.
在《伤寒论》记载中,吴茱萸汤适应证有三见:一为阳明“食谷欲呕”,由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所致;二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由中阳虚衰、阴寒犯胃,又阴寒内盛、阳气不能敷布,而致手足逆冷;三为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由肝寒夹浊阴之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胃之清涎冷沫随上逆之气而吐出,又有阴寒随经上逆扰于清阳所致。这三条临床表现虽不尽同,但阴寒内盛、胃气不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症肝病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的预后及其凝血指标变化特征。方法 30例并发DIC的重症肝病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抗凝),测定其凝血及纤溶功能。结果术前DIC已基本控制的29例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在术后第3天所有指标开始逐渐恢复,无1例死亡(出院前各项指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术前DIC未被纠正的9例患者术后因子VⅢ活性(FVⅢ:C)、纤维蛋白原(Fg)仍明显降低,D-二聚体(D-dimer)仍明显增高,其中8例死亡。结论 DIC是重症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建议在DIC未得到纠正的情况下施行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可引起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异常变化,并且术前DIC控制与否与术中、术后的变化明显相关。FVⅢ:C明显降低以及D-dimer升高患者的肝移植手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0.
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探讨患者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门诊和病房住院的患者共691例(其中男性417例,女性274例),年龄范围13~90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观察对象测量诊室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和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等指标,按照体重指数分为3组,体重指数<24为正常体重组;24≤体重指数<28为超重组;体重指数≥28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患者24小时和白天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小时、白天和夜间心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此外,血压负荷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和血压负荷有较密切的关系;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肥胖组患者的血压最高、心率最快;动态血压提供的数据信息量大,结论更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