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345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2篇
  2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评价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探索其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409例前列腺患者MRI检查资料,在DWI、ADC和T2WI中应用VB-Net模型分别进行病灶自动分割和腺体自动分割,生成感兴趣区(ROI),病灶自动分割时将分割阈值设置为不同数值分别重复进行。分别提取病灶ROI和腺体ROI中的纹理特征,进行Lasso特征选择,建立、训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病灶分割中分割阈值分别为0.9、0.5、0.1时,假阴性率分别为0.462、0.273、0.182,假阳性率分别为0.134、0.419、0.661;当分割阈值设为0.5,病灶自动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6~0.792;腺体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7~0.855。结论 采用基于前列腺bp-MRI的VB-Net模型对CSPC病灶具有一定的自动分割、分类能力,结合进一步的机器学习能较好地诊断CSPC;VB-Net模型对腺体自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考察干燥失重检查项对尿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方法对尿素含量进行测定,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1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干燥失重,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按干燥品计算的测定结果高于原标准测定结果。结论: 建议增加干燥失重检查项,含量按干燥品计算,现行检验标准有待修改。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检测CK18和CK19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和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鼻咽癌。方法:分别提取45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的有核细胞和癌组织细胞中的mRNA,逆转为cDNA,设计CK18、CK19和GAPDH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转移与否的鼻咽癌患者癌组织细胞中CK18和CK19基因的表达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期的鼻咽癌患者癌组织细胞中,CK18和CK19基因表达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的CK18和CK19基因检出率结果显示,CK18的检出率为64%,CK19的检出率75%,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检出率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随着病理检测其恶性程度的增高,CK18和CK19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鼻咽癌转移的患者血液中CK18和CK19的检出率远高于非转移患者。结论:CK18和CK19是可能有潜力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外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1例)、锁定钢板组(30例)以及人工关节组(19例)。对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相关并发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50个月。PFNA组的手术时间(61.4 min±10.2 min)、术中出血量(196 ml±64.1 ml)均少于另两组(P0.05)。人工关节组的住院时间(16.3 d±3.9 d)、骨折相关并发症(5.2%)、术后深静脉血栓(5.3%)、肺部感染(10.5%)发生率均少于另两组(P0.05),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84.2%)高于另两组(P0.05)。术后2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改善近期髋关节功能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6.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改善康复科的整体就诊环境,提升临床康复诊疗服务的质量达到方便患者就医、提升康复医学科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康复医学科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康复医学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方法 研发康复医学科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合理分配资源、完善管理模式,通过软硬件设施结合以达到指导医、护、技进行合理安全的医疗行为;同时,将医疗文书记录数字化,自动生成标准化表格,减少手工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结果 解决康复评估及治疗设备信息不能共享,工作流程混乱,医护人员手工录入护理记录单等问题。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采集、存储、分析、归档各种医疗设备中患者信息,生成各种文书。辅助医生做出合理的医疗行为。 结论 康复医学科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使用,对于提高康复质量,降低医患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检查对胆系泥沙样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56例经手术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证实的胆系泥沙样结石患者的MRI资料,采用横断位T1加权像、横断位T2加权像加脂肪抑制、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以及4种序列联合进行结石检出率比较。并选取157例非胆系泥沙样结石患者为对照组进行诊断试验。结果 4种序列联合运用,对泥沙样结石检出率最高,且与其每一单个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MRI多序列检查诊断胆系泥沙样结石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4.1%,准确性为84.5%。胆系积脓为最常见的假阳性表现。结论采用MRI多序列检查,可提高胆系泥沙样结石检出率,但其诊断的特异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利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报道的关于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其中具有区域性代表(以北京市、甘肃省、河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代表北方地区,以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贵州省和江西省代表南方地区)的文献。然后人工提取各文献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量、性别、年龄、骨质疏松患病人数等。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从中收集到研究对象38 941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8 334例(21.4%)。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呈现出一致的流行病学特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增龄逐渐增高;除20~29岁外的其他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或0.01);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普遍较高(其中南方地区80~89岁女性患病率更是高达73.46%),老年男性、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人(北方地区:χ2=960.180、1 315.400,均P<0.01;南方地区:χ2=773.290、1 482.720,均P<0.01)。与南方地区比较,北方地区男性、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明显更高(非老年人:χ2=39.740、44.660,P<0.01;老年人:χ2=34.540、16.140)。与南方地区对应年龄段比较,北方地区40~49岁、50~59岁及60~6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更高(男性:χ2=29.300、8.000、3.900,P<0.05或0.01;女性:χ2=15.580、50.590、5.860,P<0.05或0.01),但70~79、80~8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更低(男性:χ2=21.570、90.240,P<0.01;女性:χ2=4.430、97.200,P<0.05或0.01)。 结论南方地区总体发病率高于北方,两个地区均为70~8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各个年龄段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南北两地区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两地区50岁年龄段人口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前明显升高,临床上应在此时间段予以干预,预防骨质丢失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