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42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273篇
外科学   693篇
综合类   1412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653篇
  19篇
中国医学   561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 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 cm^3,平均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三维记忆锁定碎骨;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自体骨+人工骨填塞及骨腊隔离法等术后相关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粉碎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患者经过平均5.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融合.结论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新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病例1:患者,男,31岁,因“腹痛3天”入院。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固定,无转移与放射,与进食和饥饿无关,不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尿色呈棕红色。既往有乙型肝炎和大量饮酒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无肝掌、蜘蛛痣及瘀点、瘀癍。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扪及,腹部无固定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一),下肢无水肿。血、尿和粪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肝脏生化示:血蛋白:41g/L,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23.
我科2003年6月至12月应用微创人造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尚不清楚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是否对视网膜循环有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ERT、女性生育因素与视网膜血管管径的联系。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在威斯康星州BeaverDam居住的43~84岁妇女。方法:对基线时拍摄的受试者视网膜照片数字化处理,用已公认的方法测量小动脉及小静脉直径,通过访谈明确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及女性生育因素。主要观察指标:小动脉及小静脉直径。结果:分析2469例受试妇女的数据,10.5%正在接受ERT,7.4%在过去接受过ERT。对年龄、血压(BP)、体重指数、吸烟及其他因素矫准后,正在接受ERT者的视网膜小动…  相似文献   
25.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辛伐地他汀 -舒降之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方法 :72例均系肾综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随机分治疗组 (5 6例 )和对照组 (16例 )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治疗组给予服辛伐他汀每晚 5~ 2 0mg ,1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服用非诺贝特 ;对照组未用降脂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1周、2周血脂全套 (TC ,TG ,LDL和HDL)、肝功能 (AST ,ALT ,TP和ALB)、肾功能 (BUN ,Scr)、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每晚 2 0mg服用 1周可使 6 3%的患者总胆固醇 (TC)下降 33% ,服用 2周可使 84%的患者血TC降至正常 ;单用辛伐他汀在降低TC的同时 ,可使甘油三酯 (TC)下降 43.16 % ,若与非诺贝特合用可使TG下降达 6 4.2 2 % ,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2 0mg >10mg >5mg ,每晚服用 5mg共 2周仅能使 6 0 %的患者TC下降 12 .5 %。结论 :辛伐他汀 (每晚 2 0mg)能安全、快速有效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 ,而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近期无作用  相似文献   
26.
张鹏 《中国热带医学》2002,2(4):486-487
目的:分析45例非自杀原因引起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996年6月-2001年9月收治的45例非自杀原因引起有磷中毒患,通过病史、就诊时症状、体征,初步诊断,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如何防范误诊、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进行了讨论。结果:45例非自杀原因引起的有机磷中毒就诊时初步诊断为有机磷中毒12例(27%),急性胃肠炎16例(36%),神经官能症5例(11%),中暑5例(11%),低血糖2例(4%),心肌炎2例(4%),肺部感染3例(7%),初诊误诊率达73%。结论: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麻木,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应警惕有机磷中毒,须详细询问饮食史及有机磷农药接触史,作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以便早期明确诊断,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1当前骨创伤理论与技术1.1AO从20世纪50年代起,AO组织提出解剖复位与骨块间坚强固定与加压的概念。50年间,由于伴随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和内固定形式的进步,业已成为治疗骨折与骨不连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并需继续探讨的若干问题。(1)偏心类的固定模式,如加压钢板,其疗效超越一般非加压性钢板。但同时也发现:①内固定期间,骨质萎缩,骨痂纹理凌乱或难觅骨痂;②钢板…  相似文献   
28.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29.
医学模式与烧伤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0.
为评价多沙唑嗪胃肠道治疗系统(GITS,多沙唑嗪控释片)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导致的急性尿潴留(AUR)的有效性,Lorente Garin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前瞻性的研究。入选了40例因BPH初次患AUR的患者。随机选出20例在拔除尿管前服用7d的4mg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未治疗而未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也应用4mg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