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患者共749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后肠梗阻之间的相关性.排除9例接受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患者,共74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596例,女性144例.患者中位年龄67岁,中位体重指数23.0 kg/m2,共有82例患者(11.1%)术后发生肠梗阻.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将患者分为术后无肠梗阻组和术后肠梗阻组.结果:术后发生肠梗阻患者的年龄较大(中位年龄68岁vs.67岁,P=0.025),体重指数偏低(中位体重指数23.2 kg/m2vs.23.9 kg/m2,P =0.006);相对于接受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患者,接受回肠膀胱尿流改道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更高[13.2% (66/500)vs.6.7% (16/240),P=0.008];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高于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2.2%(77/632)vs.4.6%(5/108),P=0.021].发生肠梗阻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更长(中位住院时间24 dvs.17 d,P=0.000).术后肠梗阻与性别、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血红蛋白和肌酐水平、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异体输血、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术后入监护室、肿瘤分期等因素均无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1.185,95%置信区间1.036 ~1.355,P=0.013)、体重指数(OR值0.605,95%置信区间0.427~0.857,P=0.005)、尿流改道方式(OR值2.422,95%置信区间1.323 ~4.435,P=0.004)、盆腔淋巴结清扫(OR值2.798,95%置信区间1.069 ~7.322,P=0.036)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年龄和体重指数存在相关性,高龄和低体重指数的患者发生术后肠梗阻的危险性增加;接受回肠膀胱尿流改道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高于接受输尿管皮肤造口和不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  相似文献   
62.
他汀升高大鼠载脂蛋白A5降低甘油三酯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他汀降低甘油三酯(TG)作用是否与载脂蛋白A5(ApoA5)有关,探讨他汀调节ApoA5的机制.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8):正常普通饮食喂养;(2)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组(n=8):10%果糖水喂养2周建立HTG大鼠模型,并继续喂养4周;(3)他汀组(n=8):HTG大鼠建模后,加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干预4周.测定空腹血脂及肝脏ApoA5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体外观察阿托伐他汀对HepG2细胞TG、ApoA5和PPARα的影响,并检测PPARα抑制剂是否影响他汀的上述效应.结果 (1)6周后,HTG组大鼠TG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他汀组TG则显著低于HTG组(P均<0.05).(2)HTG组大鼠ApoA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他汀组的ApoA5表达则显著高于HTG组(P均<0.05).(3)HTG组大鼠PPARα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他汀组PPARα mRNA表达显著高于HTG组(P均<0.05).结论 他汀显著升高肝细胞ApoA5和PPARα表达,降低细胞TG含量,但PPARα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他汀的上述效应.他汀通过PPARα通路,上调ApoA5表达,降低TG.  相似文献   
63.
胸痹心痛是由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其发作往往具有明显的突然性、紧迫性,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存在很强的恐惧、焦虑心理,而且受多种条件所限,患者也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因此,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做好其院外中医护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4.
T-Synthase活性对胃癌Tn/STn及T/ST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胞;Tn+细胞同时表达Tn/STn抗原,不表达T/ST抗原,Tn-Ⅰ及Tn-细胞均表达ST抗原,部分Tn-Ⅰ细胞可见T抗原表达;Tn+、Tn-Ⅰ及Tn-细胞间T-Synthase mRNA无明显差别,T-Synthase活性在Tn+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不同TNM期胃癌组织中Tn、STn、T、ST抗原表达存在差异,T-Synthase活性降低可能导致胃癌细胞表达Tn抗原.  相似文献   
65.
都芳涛  尚博  张劼  张骞 《河北医药》2010,32(1):69-7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电磁场(EMFs)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PLDD治疗,术后EMFs治疗;对照组单纯行PLDD治疗。采用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于术后1、3、6、12个月做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3、6、12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一直高于对照组。结论PLDD联合EMFs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笔者从2010年开始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8例病人均来自本院门诊,经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5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普通抗病毒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15~70岁。治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比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后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震荡斜率值、震荡初始值、SDNN、SDANN及SDNNinde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MSSD和PNN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震荡斜率值、震荡初始值、SDNN、SDANN及SDNNindex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存在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异常,美托洛尔可改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理: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孤独寂寞;心理护理注意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心理活动,正确疏导,健康促进,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亚剂量氯胺酮(K)-芬太尼(F)-得普利麻(D)联合用于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对手术和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00例要求无痛人流者给予KFD联合麻醉用药,实施无痛人流(研究组A)。对照组:B组随机对100例要求无痛人流者给予FD联合麻醉用药,实施无痛人流,C组随机抽取100例不要求无痛人流者(空白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呼吸(R)、血压(BP)、心率(P)、得普利麻的用药量、手术时间、术中有无知晓和恶梦、术后清醒时间和清醒质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离院时间等。结果A、B两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有显著差异,得普利麻用量A组比B组少有显著差异(P<0.05),对呼吸和血压,心率的影响A组比B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KFD联合用于人流镇痛效果良好,是安全有效的人流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0.
IGFBP-rP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明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否具有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增加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和不同浓度的 IGFBP-rP1 处理组,干预因素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爬片或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HSC-T6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Α)、I型胶原(collagen I)、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DNΑ结合活性。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发现,IGFBP-rP1各处理组α-SMΑ、collagen I、FN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IGFBP-rP1各处理组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IGFBP-rP1可以激活HSC,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IGFBP-rP1剂量的增加HSC活化的程度逐渐增强;IGFBP-rP1可使ECM的重要组成成分collagen I和FN的合成增加;IGFBP-rP1可增强HSC中NF-κB p65的DNΑ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