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双颌前移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双颌前移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0例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mandibular protrusionangle,SNB)<75°,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11 mm的下颌骨发育不良,手术愿望强烈的OSAHS患者行双颌前移术,6例患者同期或分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数据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结果 术中出血约250~600 ml,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对面形改变均满意.6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多道睡眠监测(PSG),按2009年OSAHS指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次/h和降低≥50%的显效5例,AHI降低≥50%有效患者1例.术后鼾声响度及Epworth嗜睡评分分别由术前的8分(6~10分)和15分(11~24分)下降至2分(0~4分)和5分(1~8分).AHI由术前52.2次/h(23.7~83.8次/h)下降至12.6次/h(7.6~31.8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血氧饱和度小于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分别由术前0.64(0.57~0.83)和21.0%(12.0%~37.2%)改善至0.82(0.78~0.93)和2.0%(0%~8.0%).结论 对于伴有颁骨发育不良的OSAHS患者,双颌前移术不失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2.
73.
总结了本院162例化疗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护理.主要包括PICC置管前的心理护理、置管准备,置管后的导管、肝素帽护理,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拔管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认为系统、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痛苦,保证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C-met和CD14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渊  张玉君  别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5):497-499,I0001
目的研究c-met、CD14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met、CD147的表达进行检测,评估c-met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与CD147表达的关系。结果 c-met、CD147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1%,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5%,P<0.01);c-met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及肿瘤分化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分期无关;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肿瘤分化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c-met阳性表达与CD147的异常表达有关(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的转移中,HGF/c-met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有关,并且与CD147存在联系,可能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癌的转移防治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模型。方法采用门静脉、肝后下腔静脉单线连续缝合法、胆管支架重建法及无损伤切肝法等技术,建立SD大鼠的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模型。结果大鼠无肝期(20.14±1.53)min。60例SD大鼠术后成活率91.7%,1周以上存活率80%。结论大鼠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模型,成活率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有关实验研究的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作为肝移植供、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4组.A组和C组供肝未经灯盏花素预处理,B组和D组供肝经含20 mg/L灯盏花素的UW液预处理;A组和B组供肝冷缺血时间为30~40 min,C组和D组为12 h.术后检测各组受鼠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凋亡蛋白酶-3 (Caspase-3)活性及核因子-kB(NF-kB)相对表达量,观察各组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后3d,C组与D组受鼠死亡率分别为40.0%(8/20)和29.4%(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组间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术后早期D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凋亡均明显改善(P<0.01),血清TM含量、Caspase-3活性及NF-kB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A组和B组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较轻,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由冷保存时间较长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减轻肝脏微循环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7.
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变应原特征,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5月间,对上海地区拟诊变应性鼻炎的儿童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检测结果,并探讨了阳性病例在性别、年龄、检测的年份及季节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646例患儿中SPT阳性率81.73%,变应原分布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阳性病例在性别及检测年、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小组(3~5岁组)的SPT阳性率较低(P<0.05).结论 尘螨为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的主要变应原,致敏阳性率常年维持较高水平,提示了加强尘螨的长期管理在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2003年7月~2005年3月,我们对39例使用盖诺的患者采用侧柏叶方剂(自制中药)外敷预防静脉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上海地区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病例在变应原分布、年龄、季节等方面的特点。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对上海地区1000例有鼻部过敏症状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30种变应原的分布以及在不同季节的阳性率。按年龄将1000例被调查者分为≤17岁、18~39岁、40~59岁和≥60岁组,分别计算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率,30种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屋尘螨最高,其次为干草尘埃、胶乳、狗上皮、猫上皮;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秋、冬季显著高于春、夏季(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性率呈阶梯式下降趋势(P<0.01)。结论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以粉尘螨、屋尘螨为主;点刺试验阳性率以秋、冬季较高且随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一个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液供应和胆道外引流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肝移植术后胆道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符合正常生理的动物实验平台。方法在经典的“双袖套”法的基础上,将与肝动脉相连的供者主动脉直接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液供应,同时横断受者的胆总管,行胆道外引流和空肠造瘘,重建胆汁回流通路,以维持肠一肝循环。结果共施行改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31次,成功28次,手术成功率为90.32%,术后受者24h存活率为80.65%(25/31),术后1周存活率为74.19%(23/31),术后1个月存活率为70.97%(22/31)。结论用带肝动脉的供者主动脉直接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液供应可靠、易行,通过建立体外胆汁回流通路不仅能有效维持肠一肝循环,而且便于胆汁采集。该模型易于标准化,是研究肝移植术后胆道问题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