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46篇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总结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的经验,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放置IABP对于重症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为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使用IABP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620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合并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资料,按置入IABP时间将103例重症并行IABP治疗患者分为IABP术前置入组(组1)38例、术中置入组(组2)31例和术后置入组(组3)34例.组1为术前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90%、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0.40)、心源性休克行急诊手术及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组2及组3均符合组1的置入指征并且在术中或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脱离体外循环困难及心功能降低.分析比较3组术后病死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ABP辅助时间、射血分数改善率、其他机械辅助装置使用比例、室颤及胸腔积液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3组术后死亡比例(组1 2.6%、组212.9%、组3 47.1%)、住院时间[组1(23.6±9.8)天、组2(21.5 ±9.7)天、组3(28.9±13.3)天]、ICU停留时间[组1(2.3±1.1)天、组2(3.5±1.5)天、组3(5.2±3.4)天]、气管插管时间[组1 (29.5±23.0)h、组2(38.7 ±20.6)h、组3(84.1±48.0)h]、IABP维持时间[组1(77.0±43.7)h、组2(93.8±44.8)h、组3(121.5 ±71.7)h],EF改善率[(组1(7.5±7.2)、组2(8.5±7.5)、组3(2.0±6.7)]和正性肌力药物维持时间[组1(3.7±4.9)天、组2(6.2±4.6)天、组3(10.8±5.4)天],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术前置入IABP可以明显获益.患者有IABP应用指征时,应果断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52.
唐金芳  梁灵芝  徐斌  张晗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1-1873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制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6—2011年共报告525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青秀区,占全市的77.5%(407/525);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86.86%(456/525);≤15岁病例占77.33%(406/525)。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445例,占总数的84.8%;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总数的3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流动人口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建立鼠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研究CdSe/ZnS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最佳时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CdSe/ZnS量子点标记兔抗肺炎支原体P1重组蛋白IgG作为检测抗体,对不同感染时期的鼠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及105份临床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测定,观察CdSe/ZnS量子点标记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与病程的关系,以及该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法的符合率。结果:感染3 d~7 d的鼠支气管灌洗液检测Mp阳性率最高。临床标本PCR检测阳性率为35.2%(37/105),量子点标记方法阳性率为31.4%(33/105),两者符合率达86.7%(91/105)。结论:量子点标记方法适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在实验室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自细胞介素-17(IL-17)及肺组织匀浆中IL-17受体含量的变化。方法:将6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32只,哮喘组32只,两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1天取小鼠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每次8只。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IL-17及肺组织匀浆中IL-17受体的含量。结果:哮喘组较正常组IL-17及IL-17受体含量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第7天IL-17及IL-17受体含量达到高峰。结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IL-17及IL-17受体含量升高,且在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IL-17及IL-17受体可能是参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5.
张晗  罗红  陈平  李柳树 《当代医师》2014,(11):1472-147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据统计,加拿大患病人数为700 000人,全球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第三位死亡原因,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分析84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进行对照观察,以手术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 及30 d 时,记录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及黄斑区容积(PM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资料。结果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1 d,观察组(258.06±23.34)μm,对照组(259.88±21.01)μm,P >0.05;术后7 d,观察组(270.94±20.26)μm,对照组(260.54±20.88)μm,P <0.05;术后30 d,观察组(275.46±25.38)μm,对照组(260.68±22.95μm),P <0.05。黄斑区容积(PMV):手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1 d,观察组(8.29±0.55)mm3,对照组(8.28±0.54)mm3,P >0.05;术后7 d,观察组(8.68±0.68)mm3,对照组(8.32±0.62)mm3,P <0.05;术后30 d,观察组(9.46±0.73)mm3,对照组(8.34±0.58)mm3,P <0.05。判定术后1个月内黄斑水肿新增/加重者观察组有15只眼,对照组有2只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增加,水肿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通过 Fugl-Meyer运动及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患者的下肢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训练60d后,2组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机器人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表达,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饮食诱导肥胖(DIO)组、糖尿病(DM)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肝脏AMPK蛋白表达;HE染色后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DIO组血清FIns、HOMA-IR及肝脏TG含量均较NC组升高;DM组FIns、HOMA-IR较NC组及DIO组升高;DIO组肝AMPK蛋白较NC组降低(P<0.05);DM组肝AMPK蛋白表达较DIO组降低(P<0.05);DM组肝脏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表达较NC组降低(P<0.01).结论 AMPK可能参与了肥胖及糖尿病大鼠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6~14岁健康儿童呼出气体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肺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测定沈阳地区200名6~14岁健康儿童(男102名,女98名)FeNO水平及其肺功能,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儿童总体FeNO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3.0 ppb(8.0~19.0 ppb),其中男童13.0ppb(10.0~19.5 ppb),女童为13.5 ppb(10.0~17.0 ppb),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与肺功能各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亦无相关性(R2=0.016 0、0.013 9、0.014 4、0.007 5);FeNO水平与身高、年龄、体质量、BMI均无相关性(R2=0.062 3、0.044 0、0.098 3、0.037 2)。结论健康儿童FeNO中位数为13.0ppb[8.0~19.0 ppb],FeNO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无相关性,与肺功能各参数之间亦无相关性,但二者密不可分,是全面评价儿童哮喘的呼吸道炎症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60.
川崎病是儿童发生获得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原因,且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中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过敏性疾病在未患川崎病儿童中的发生率;同时,过敏性疾病患儿中川崎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儿童的川崎病发生率.川崎病与过敏性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产生相互作用.目前,川崎病与过敏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过敏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