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5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1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468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1310篇
预防医学   406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364篇
  3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药用辅料成分对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研究SLN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SLN,单一变量法考察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Myrj52等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粒径、包封率、表征分散度(PDI)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麦角甾苷-SLN的形态,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药物晶体结构。结果 随Compritol ATO 888用量增加,麦角甾苷-SLN粒径不断减小,包封率逐渐减小,PDI逐渐增加;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略有降低,PDI减小;随卵磷脂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降低,PDI减小;随Myrj52用量明显增加,粒径减小,包封率增加,PDI增大;麦角甾苷-SLN外观圆整,呈球形;麦角甾苷以分子分散状态被包裹在SLN中。结论 不同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的理化性质均产生一定影响趋势,为制备SLN的处方筛选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胸苷激酶-1(TK-1)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HBV相关性肝病病人188例,其中单纯乙型肝炎(乙肝)52例,肝纤维化40例,肝硬化56例,肝癌40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HBV-DNA负荷量,常规生化法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ELISA法检测VEGF和TK-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结果单纯乙肝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HBV-DNA负荷量及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纤维化组、单纯乙肝组、对照组VEGF和TK-1、CD4+/CD8+水平逐渐降低;各组CD3+、CD4+和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病病人血清中VEGF与TK-1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45,P<0.01),VEGF与CD4+/CD8+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17,P<0.01),TK-1与CD4+/CD8+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08,P<0.01)。结论HBV相关性肝病病人血清中VEGF、TK-1和CD4+/CD8+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VEGF和TK-1表达升高、CD4+/CD8+下降可能参与了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建造BALB/c小鼠背部银屑病样模型,探讨中成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8只/组.给予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背部皮肤外涂咪喹莫特软膏连续8d,1次/d,建立模型小鼠.末次给药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renty index,PASI)评分;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取背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比较.结果 (1)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2)各组银屑病样小鼠外周血IL-17和IL-23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均与模型对照组外周血中含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3)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屑平丸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7、IL-23,起到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比较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石斛多糖抗氧化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金钗石斛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112.69%、52.24%、69.40%、113.43%,对H2O2的清除率分别是38.87%、17.51%、18.69%、37.09%,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是54.74%、48.59%、84.04%、78.02%.结论 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金钗石斛的水溶性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碱溶性多糖.而铁皮石斛的碱溶性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于水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回顾性分析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11例子痫前期孕妇PRO-BNP水平,根据检测水平分为PRO-BNP正常组(85例)和PRO-BNP异常组(26例),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差异。结果:PRO-BNP异常组期待治疗者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 vs. 36.5%,χ2=7.893,P=0.005)。2组孕妇尿蛋白异常情况、胸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胎儿窘迫、早产儿和新生儿转儿科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一血清PRO-BNP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脏器损伤严重性有一定关系,但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 年 1 月—2015 年 8 月天津市人民医院 265 例 NETs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临床症状、原发部 位、病理诊断、治疗情况和预后随访情况。结果 265 例 NETs 患者中男 160 例,女 105 例,平均发病年龄(55.8±2.7) 岁,发病高峰 55~65 岁。发病部位主要位于结直肠 127 例(47.9%),肺部 59 例(22.3%),胃 21 例(7.8%),阑尾 15 例 (5.7%),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及胰腺)10 例(3.8%),乳腺 11 例(4.2%),颈部 10 例(3.8%),其他部位 12 例(4.5%)。 各个不同部位患者的就诊症状各不相同。结直肠患者主要是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便血等。肺原发患者多 表现为咳嗽或痰中带血。胃、阑尾或小肠原发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胀等不适。病理诊断 G1 期 186 例(70.2%),G2 期 54 例(20.4%),G3 期 25 例(9.4%)。免疫组化显示突触素(Syn)阳性 228 例(86.4%),嗜铬粒蛋白 A(CgA)阳性 102 例(38.5%),CD56 阳性 74 例(27.9%)。232 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87.5%),28 例患者接受了放疗或化疗治疗 (10.6%),5 例患者未行治疗。198 例患者完成至少 1 次随访,随访率 74.7%,中位随访时间为 38 个月,G1 期随访患 者中无肿瘤相关性死亡;G2 期有 6 例肿瘤相关性死亡;G3 期中有 19 例肿瘤相关性死亡。所有肿瘤相关性死亡患者 中 23 例发生了转移。神经内分泌瘤(G1+G2)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神经内分泌癌(G3)(Log rank χ2=13.774,P<0.01)。 结论 NETs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不同部位的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消化道特别是结直肠是高发部位;病理分 期越晚的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CYP2C19*2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房颤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107例服用华法林达维持剂量的汉族房颤患者的血样和临床相关资料,应用PCR-RFLP法检测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CYP2C19*2基因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基因型与华法林维持剂量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给药模型,探讨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 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和患者年龄、体质量能解释45.2%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差异。CYP2C19*2基因多态性对本研究人群华法林维持剂量无影响。结论 VKORC1-3673G>ACYP2C9*3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中国汉族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使用现状以及干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麻醉药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处方共1200张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处方共1200张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干预,分析比较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现状以及干预之后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之前麻醉药品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和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以注射液为主,干预之后口服用药的使用频率增加,使用较高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干预前后麻醉药品处方分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值明显下降,硫酸吗啡缓释片明显上升,干预前后麻醉药品DDDs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的规定管理使用,能够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in primipa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