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551篇
内科学   345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81篇
综合类   1147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85篇
  5篇
中国医学   447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952.
目的 比较人工光诱法和油纸法两种白蛉监测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劣,为科学评价其监测结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比较了人房、畜圈、农田、果园和荒地等处油纸法捕获率的差异,在人房和野外以及不同人员人工光诱法捕获率的差异,着重观察了有无光照对油纸法的影响.结果 人工光诱法捕获率较高,平均每小时捕获数为42 ~405只;熟练培训的捕蛉人在人房和野外捕获白蛉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油纸法容易受灯光的影响.无光照时,捕获率较低,平均每张油纸捕获数仅为0~4只;有光照时,晚间白蛉集中在距离光源1m范围内活动,1m外则受光照影响甚微.结论 人工光诱法捕获率高,适合多种环境监测;油纸法捕获率低,更适宜在有光照下作为白蛉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刺五加片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在检验刺五加片样品过程中,笔者发现:依照热渍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61页)测定该片浸出物,结果误差较大.试将该法改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6.
957.
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头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散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损伤。发生机理包括原发性轴索损伤和继发性轴索损伤。DAI病理改变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其症状通常表现为严重的意识障碍,临床上死亡率较高。在法医学实际检案中DAI损伤也并不少见,由于常规的病理形态学方法检出率低,有的甚至发生误诊或漏诊,影响对案情性质的判断。如何进行确诊并说明其形成机制,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958.
根据国家卫生部统计,癌症已成为第二位导致人口死亡的原因。从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肿瘤病人40例,其中肺癌14例,胃癌10例,肝癌10例,其他肿瘤患者6例。  相似文献   
959.
<正>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自从1911年Beierk首先在土壤分离出1株并命名为醋酸钙微球菌,1978年Gicaroi根据溶血、分解葡萄糖等  相似文献   
960.
目的调查广州市城乡≥55岁人口痴呆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广州市12个区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根据各层≥55岁的人口数占广州市相应年龄段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各层应查人数,实查5276人。调查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①查出痴呆患者183人,粗患病率为3.47%,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其他痴呆的粗患病率分别为2.43%、0.85%和0.19%。年龄标化后的痴呆、AD和VD患病率分别为1.94%、1.28%和0.55%。②女性痴呆粗患病率高于男性(4.35%vs2.21%,P<0.001),二者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2%、2.72%。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③农村人口的痴呆患病率(4.32%)高于城镇人口(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文盲者的痴呆患病率(6.17%)较小学(2.68%)和初中及其以上(1.41%)文化程度者高(P<0.001)。结论AD是广州地区老人中主要的痴呆类型,VD次之。老年期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文化程度低者痴呆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