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pH、全钾、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药苷含量与全钾和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马钱苷酸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龙胆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全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獐牙菜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多酚氧化酶、全磷等;影响当药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有机质、脲酶;影响马钱苷酸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pH、多酚氧化酶。结论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滇龙胆中药品质的重要因素,且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显像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预测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血管探头检查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89例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减低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缺血性心肌病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CM)组IMT差异。结果:89例患者中,53例(61.6%)为ICM,36例(41.9%)为non-ICM。ICM患者中,IMT>1.0 mm者50例(94.3%);non-ICM患者中,IMT>1.0 mm者6例(16.7%)。ICM组与non-ICM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判断缺血性心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83.3%。结论:颈动脉超声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鉴别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对ICM是一项有价值的超声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3.
宋艳秋  张玉平  秦月凤 《中外医疗》2012,31(12):156-156
目的 分析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有效的抢救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急救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及时的抢救护理,3例死亡,56例患者康复出院,有效率达94.6%.结论 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发生.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准确评估病情变化和程度,掌握急救护理措施和操作技能,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4.
作者采用核杂交方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正常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28.6%和9.8%,二者差异显著,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发现病人组HCMV感染后其抗体产生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说明血液系肿瘤病人对HCMV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差,反复化疗及输血的病人其HCMV感染率明显高地初诊未治患者,推测输血及化疗在HCMV感染中具有协同作用,在H  相似文献   
35.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正> [患者]男性,27岁。因腹部及四肢关节痛,伴不规则发热10天,于1990年9月25日入我院。入院前6天四肢末端麻木感,并转为持续性疼痛,进而指(趾)端变青紫。鼻(血丑)血一次,量约600ml。既往健康,无类似家族史。体检:T39.4℃,R18次,P98次/min,Bp21/13kPa。急性痛苦面容,颜面略苍白。颌下及双腋下均可触到数个黄豆粒大小之淋巴结,界线清楚,活动度好,无触痛。四肢皮下可见到数个0.5cm×0.5cm×1.0cm紫红色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不同治疗组治疗ITP的有效率、血小板上升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激素治疗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组、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组、脾切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33%、71%、82%。血小板上升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9.23±4.65、14.25±5.12、5.50±1.60、2.50±1.91d。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组、脾切除组的有效率及血小板上升速度均优于另两组,P<0.05(组间比较t检验)。结论:激素加丙种球蛋白应作为ITP治疗首选方案,对于不能用激素维持及减量后复发的病人,应尽早做脾切除。  相似文献   
38.
宋艳秋  张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3):323-324,32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定量变化.方法:59 例心肌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后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28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ICM组)31例.测定患者在不同的NYHA分级时血清CRP浓度.结果:ICM组患者血清 CRP 平均浓度明显高于 DCM 组(P<0.01).在...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一致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HC法及FISH法分别检测77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标本的HER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状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7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标本用IHC检测H...  相似文献   
4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就诊前7个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Ⅲ期B(IgG-LAM型),行VTD、VAD、MPT方案化疗,疾病部分缓解,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因再次出现骨痛10 d入本院。入院查体:左侧髂骨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1,血红蛋白73 g·L-1,血小板106×109L-1。肾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