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确诊为肺癌骨转移且有完整资料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27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男185例,女性93例。年龄26~85岁,中位年龄58岁。病理类型中,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类型分别占50.36%、17.27%、21.22%和11.15%。一般情况ECOG评分为2~4分的患者有194例,占69.78%。肺癌骨转移最常见部位是脊柱、胸部和骨盆。结论:肿瘤的病理类型可能与肺癌骨转移相关。对于肺癌怀疑骨转移的患者建议常规行ECT筛查,必要时进一步行CT、MRI确诊,以免漏诊,有条件者可行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利用体外共培养实验,观察结肠癌细胞SW480中上皮特异性转录因子Ese-3表达水平的改变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获得过表达Ese-3的结肠癌细胞SW480(SW480 Ese-3)及其对照细胞株(SW480 NC)。利用磁珠分选方式,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CD14+细胞,经rhGM-CSF、rhIL-4刺激获得不成熟的DC(iDC)。通过Transwell小室将SW480 Ese-3和SW480 NC细胞分别与iDC进行间接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的DC细胞中HLA-DR、CD14、CD83、CD86 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p70的水平。结果:SW480 Ese-3/DC共培养组DC细胞表面标志物HLA-DR、CD83、CD86水平,较SW480 NC/DC共培养组升高,CD14水平降低;SW480 Ese-3/DC共培养组上清中IL-12p7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结论: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SW480细胞过表达Ese-3可促进DC细胞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93.
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健康老龄化的"模板人群", 探索其健康长寿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有助于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健康长寿的可能路径。近年来, 包括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CHCCS)在内的长寿人群观察性研究报道了百岁老人主要健康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联。本文旨在综述CHCCS近年来发现的相关研究证据并结合国内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健康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身体测量指标和肾功能等;生存质量及健康结局包括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老年综合征等。以期为制定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相关人群流行病学证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21年调查数据, 本研究共纳入1 002名基线资料完整的海南百岁老人, 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根据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将百岁老人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12~14分)、营养不良风险(8~11分)和营养不良(0~7分)3组。利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2021年5月31日随访结束后, 共发现522名百岁老人死亡, 7年全因死亡率为52.10%(522/1 002)。与营养良好组相比, 营养不良导致的平均减寿为0.62年。生存分析显示,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χ2=16.45, 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与营养良好的百岁老人相比,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1.65, 95%CI:1.18~2.31)。亚组分析发现女性百岁老人该关联更为显著。结论营养不良与海南百岁老人高全因死亡风险相关, 提示应及时评估和关注百岁老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营养状况对其健康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环孢素A(CsA)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我院确诊为AA的患者48例,对425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sA平均血药浓度为(195.75±162.52)ng/m L,156次监测处于目标血药浓度的范围内(36.7%)。接受首次监测的患者,血药浓度结果在目标范围内16例(33.33%),22例患者的监测结果在目标范围以下(45.83%)。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是否处于目标范围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监测,总有效率为68.75%。此外,接受监测次数小于3次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监测次数大于3次(4~10次)的患者(P=0.002)。结论 CsA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提高CsA治疗AA的有效率。环孢素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可避免或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比切开法与埋线法在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93例行重睑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以埋线法行重睑术,观察组以切开法行重睑术。比较两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埋线法,重睑术中应用切开法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沉默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EB1)基因对胶质瘤U87细胞间质标志物表达和细胞迁移的作用,阐明ZEB1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ZEB1短发夹RNA(shRNA)干扰质粒(shZEB1#1和shZEB1#2)和对照质粒(shCtrl)转染至胶质瘤U8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扰效果。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shCtrl的胶质瘤U87细胞)、EMT组[转染shCtrl的胶质瘤U87细胞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EMT]和ZEB1基因沉默组(转染shZEB1的胶质瘤U87细胞用TGF-β1诱导EM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间质标志物(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率。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shZEB1#1和shZEB1#2的胶质瘤U87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水平较转染shCtrl的细胞明显降低(P<0.05或P<0.01),shZEB1#2对ZEB1表达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表明ZEB1已稳定转染到U87细胞。与对照组比较,EMT组胶质瘤U87细胞中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EMT组比较,ZEB1基因沉默组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EMT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ZEB1基因沉默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EMT组(P<0.01)。结论:沉默ZEB1基因表达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EMT,并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提示ZEB1可作为侵袭性胶质瘤治疗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接外侧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harris hip score)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植酸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含不同浓度(0、1、2和3mmol/L)植酸的培养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癌基因Mdm2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кB p65的表达变化。结果:1、2和3mmol/L植酸作用组PCNA蛋白表达的A值分别为0.189±0.004、0.179±0.003和0.175±0.002,0mmol/L组即对照组为0.209±0.013,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91,P<0.05;Mdm2mRNA的表达值分别为0.871±0.058、0.720±0.035和0.593±0.061,对照组为0.889±0.092,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8,P<0.05;NF-кB p65蛋白表达值分别为0.933±0.007、0.920±0.014和0.908±0.012,对照组为0.965±0.021,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2,P<0.05。结论:植酸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植酸下调PCNA、Mdm2、NF-кB p65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
体外循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体外循环(CPB)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差异表达基因,为CPB炎性反应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CPB开始、CPB结束即刻抽取患者动脉血,分离PBMC,用BD Atlas^TM cDNA Expression Arrays表达谱基因芯片对比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将基因芯片技术成功应用于CPB研究,并得到CPB前后PBMC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其中自细胞介素-6(IL-6)和Wnt5a差异表达较明显,但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888,0.13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CPB后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表达谱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了CPB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CPB引起的炎性反应及其他病理生理反应;PBMC可能不是CPB中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