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大白鼠心室肌细胞ClC-2型氯通道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C lC-2型氯通道(简称C lC-2)的特性。方法以酶解法分离大白鼠心室肌细胞,先后用正常、改变渗透压以及不同的pH值的灌流液灌流,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观察心室肌细胞C lC-2通道的活性变化。结果①正常心室肌细胞的C lC-2通道具有电压依赖性。它在细胞膜超极化(-40~-100 mV)时激活,由C l-介导的一种内向整流电流(IC I,ir)。低渗时细胞膨胀会加速激活,增加电流强度。高渗时反之。它可以被9-蒽甲酸(9-AC)所阻断,但对乙拌磷1,2-二苯乙烯衍生物SITS不敏感。②当pH值从7.4升高到8.0时,IC l,ir强度减小;当pH值从7.4下降到6.8时IC l,ir强度明显增加。在pH值为5.5的时候,电流几乎为零。结论C lC-2通道介导的IC l,ir,在超极化、低渗、细胞肿胀及酸性环境下其电流强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于1986年被Zarling等研究发现,可由U937淋巴细胞分泌,因其在体外可抑制黑素瘤细胞得名。OSM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依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家族共有受体及信号转导因子糖蛋白130(glucoprotein 130,gp130),OSM受体及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现有研究表明,当中性粒细胞、CD4阳性细胞、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缺血预处理引起家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变化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一例刘昌慧黄从新唐其柱陈芳盛利华患者男性,61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18年,加重2月于1995年11月1日入我院行射频消融术。入院体检:血压18.62/10.64kPa(140/80mmHg),心率72bpm,...  相似文献   
15.
16.
17.
既往研究提示病毒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有关巨细胞病毒(CMV)与冠心病之关系研究的报道尚少。1材料与方法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本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1例(冠心病组),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64±14岁。另选...  相似文献   
18.
报道射频消融治疗2例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结果。心动过速形态均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心内标测显示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室间隔的后下部和后中部。以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部位为消融靶点,分别放电7次和9次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有效消融靶点除室波明显超前QRS波外.其室波前均有一高频低幅锐波,该波的性质尚不明确,可能代表“病变心肌”的激动波。  相似文献   
19.
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黏附是基本的生命现象 ,是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炎症、血栓形成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基础 ;扩张型心肌病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难点 ,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的持续感染致心肌炎转化和自身免疫等。黏附分子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及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 ,抗黏附治疗也成为扩张型心肌病防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正常糖苦参碱组、高糖组和高糖苦参碱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Gp91phox、BAX、BCL-2、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OD2、P67phox、BAX、BCL-2、剪切形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Caspase-3)、NF-κB P65亚基磷酸化(P-P65)和NF-κB P65总蛋白(T-P65);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质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正常糖组与正常糖苦参碱组丙二醛和GSH-Px及CAT活性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丙二醛、P67phox、P-P65、BAX、C-Caspase-3蛋白、Gp91phox、IL-1β、IL-6、TNF-α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0.98±0.02)U/mg vs(3.82±0.05)U/mg,(12.18±0.52)U/mg vs(34.82±0.63)U/mg,P<0.05],SOD2、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苦参碱组丙二醛、P67phox、P-P65、BAX、C-Caspase-3蛋白、Gp91phox、IL-1β、IL-6、TNF-α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GSH-Px、CAT活性、SOD2、BCL-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苦参碱可以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这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