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RLNSS)治疗较大(肿瘤最大径>6 cm)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RAML(最大径均>6 cm)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24例中10例行RLNSS,14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open 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LNSS、ONSS两组手术用时、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缺血时间[RLNSS vs ONSS:(27.8±3.4)vs(24.5±3.7)min];术中出血量[RLNSS vs ONSS:(242±49)vs(338±63)ml];术后患者平均肠道恢复时间[RLNSS vs ONSS:(2.1±0.6)vs(2.9±0.8)d]和术后住院天数[RLNSS vs ONSS:(9.2±1.0)vs(11.4±1.4)d]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在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较大RAML,RLNSS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与ONSS相比,RLNS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实际选择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自身的操作水平而定.  相似文献   
122.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对照组单服用钙尔奇D,12月后随访同部位骨密度,观察治疗后疗效,比较血糖控制达标及未达标者骨密度值差别。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血糖达标组骨密度增幅较血糖未达标组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有效,明显增加患者髋部骨密度值,予以药物干预同时,血糖持续控制良好患者的BMD增值幅度较之未良好控制患者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486例。结果486例PKRP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110min,平均6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25~105g,平均49g。6例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随访2~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前(28.5±3.4)分降至术后(10.4±2.9)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4.8±0.9)分降至术后(1.9±0.7)分(P〈0.05);最大尿流率术前为(7.2±2.6)m]/s升至术后(19.7±3.2)ml/s(P〈0.05)。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9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3例,尿道狭窄5例。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了解HIV/AIDS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以及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的需求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HIV/AIDS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HIV/AIDS 48人,平均年龄36.12岁,多为已婚者;77.1%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率61.7%,坚持按时服药66.7%;有47.8%认为周围的人对其歧视,66.7%对社会歧视持默默承受态度;78.7%未告知家人阳性结果,49.0%的家人能给予HIV/AIDS更多的关怀,仅有27.1%找亲戚朋友诉说自己心理负担.30.0%以上对艾滋病临床表现、症状及治疗方面知识及有关国家政策等有卫生服务需求.结论 HIV/AIDS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存在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社会的歧视现象仍存在,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HIV/AIDS知信行,满足相关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5.
周吉 《中国校医》1999,13(1):80-80
百梅小学在小学生中有计划地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孩子们逐步地获得了自我保健的能力。本文是笔者几年来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体会。1小学生健康教育对学生行为的形成及常见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生卫生行为的形成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对小学生的卫生行为来说,这种教育更为重要。同样,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校的健康教育。预防近视、龋齿、肠道寄生虫病等小学生常见病,都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在小学生中进行口腔保健、眼保健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不仅…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医院多黏菌素B疗程不足3 d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多黏菌素B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7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使用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且疗程≤3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39)和非死亡组(n=39);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科室、检查结果、药物使用情况、治疗结局等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多黏菌素B的负荷剂量与维持剂量,以及停用多黏菌素B的直接原因。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所在科室的分布方面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用药前、后肾损伤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12.82%),非死亡组患者用药前、后肾损伤的例数分别为23例和6例(发生率分别为27.71%和7.23%),2组患者用药前后肾损伤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负荷剂量低于推荐剂量的占比分别为48.72%和31.33%,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维持剂量低于推荐...  相似文献   
127.
随着南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步引向深入。文章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完善项目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究不同能量激光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性能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冠周炎拔除的104颗无龋人第三磨牙,去除牙冠牙釉质后将其制成牙本质片,分为低激光能量组、高激光能量组、酸性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6颗牙,每组52片牙本质片。低能量组采用每个脉冲输出能量85mJ、照射时间30 s、光斑大小400μm预处理;高能量组采用每个脉冲输出能量350 mJ、照射时间30 s、光斑大小400μm预处理;酸性处理组采用9.6%氢氟酸酸蚀处理后不进行激光照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采用剪切强度测试检测各组牙本质粘接性能,采用微渗漏实验检测各组牙齿镶嵌的密合性。比较不同能量激光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性能及微渗漏的影响。结果 各组预处理后,酸蚀剂处理组牙本质粘接性能(10.0±2.3) MPa、低能量组牙本质粘接性能(12.2±2.9) MPa、高能量组牙本质粘接性能(14.65±3.49) MPa,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32±0.6) MPa,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剂处理组牙本质微渗漏(547.4±118.6)μm、低能量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索小檗碱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昆明小鼠48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20 mg/kg)组和小檗碱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外,其余各组采用ig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药物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造模后苯溴马隆组ip给予20 mg/kg苯溴马隆,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 50、100、200 mg/kg小檗碱,各组均连续给药1周。检测小鼠血清指标尿酸、肌酐(Cr)水平;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组织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尿酸转运蛋白URAT1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Cr、CRP水平、MDA含量和URAT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SOD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苯溴马隆组和小檗碱50、100、200 mg/kg组小鼠血清尿酸、Cr、CRP水平、MDA含量和URA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0.01)。小鼠肾脏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50、100、200 mg/kg组肾脏病理性改变的程度均有所缓解。而小檗碱100、200 mg/kg组与苯溴马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檗碱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炎症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同时减轻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其机制与抑制URAT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通过对“伏毒”理论溯源,认为“伏毒”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关系,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病因方面,内、外之毒与内、外病因致病相对应;病机方面,“伏毒”正气亏虚,毒邪内伏的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相符;证候特点方面,“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病性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病情严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证候特点相吻合。本文基于“伏毒”理论,提出了扶正祛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其中“扶正”包括补肾、健脾,“祛毒”包括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养阴清热,治疗多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