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牛多态性DNA遗传标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建立能够进行牛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多态性DNA遗传标记系统,我们筛选出STR基因座,采用荧光标记PCR引物,根据各个基因座的片段大小和扩增条件,优化扩增反应体系和热循环参数,研究建立了6个牛STR基因座组成STR复合扩增系统,通过对无关个体的调查,获得各个遗传标记的多态性遗传基础数据,STR基因座的扩增片段长度在80-280bp范围,每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在8个以上,除基因座ETH225的个体识别率为0.693外,其余5个基因座的识别率在0.8以上,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6个基因座的联合识别率为大于0.9999999.每个基因座的非父排除概率为0.235-0.739,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6个基因座的联合非父排除率为0.99225686393,通过家系分析,未发现突变现象,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可以进行个体同一认定和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22.
邱琳  赵修华  祖元刚  张印  刘艳杰  吴微微  李媛媛 《中草药》2018,49(10):2387-2393
目的优化熊果酸纳米粒(ursolic acid nanoparticles,UANs)的制备工艺,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以氯仿-乙醇(7∶3)为有机相、超纯水为水相、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和冻干保护剂制备UANs。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UANs的最优条件,并以粒径大小作为单因素实验的考察条件。影响UANs粒径大小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匀浆速度和匀浆时间、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UANs进行表征。并就熊果酸(UA)原粉和UANs冻干粉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制备UANs的最优工艺: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0.05%,有机相和水相的比为1∶4,匀浆速度为7 000 r/min,匀浆时间为2 min,均质压力为50.0 MPa,均质次数为6次。在最优条件下制备UANs的粒径为(157.5±28.0)nm,电位为(20.33±1.67)m V。根据粒径正态分布曲线,UANs粒径分布均一;由SEM图像可知,UANs的形态近球形。通过XRD和DSC检测,可以确定纳米粒中UA已转变成无定形态。UANs冻干粉在人工胃液(SGF)、人工肠液(SIF)和去离子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是原粉的13.48、11.79和23.99倍。UANs冻干粉在SGF和SIF 2种介质中的溶出速率分别比原粉提高了14.72倍和74.35倍。结论利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的UANs改善了UA的水溶性,有利于提高UA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3.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手术治疗是其惟一的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和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从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共完成31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吴微微  郑秀芬 《浙江医学》1999,21(4):252-254
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方法治疗白血病,正被用以取代骨髓移植。但在施行移植后如何尽早判断移植是否成功,对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人类DNA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利用特异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与目的DNA杂交所得到的DNA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则是利用靶DNA序列侧翼上所结合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笔者利用较为优秀的D_1S_(80)、D_1S_(111)、apoB及HUMTH01 4个位点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和最新研制的JL-02探针杂交所得的DNA指纹图技术对1例行allo-PBSCT患者的血液在移植后13天进行DNA分型检测,得到了确定其移植是否成功的明确结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亲权鉴定判断标准和结论表述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联合国内各大有关单位,制订出使用STR分型技术作亲权鉴定时采用的一套鉴定策略和判断标准,为我国从事亲权关系鉴定的实验室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又便于实际操作的处理策略和标准。  相似文献   
26.
应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Lc-1对26例支气管粘膜活检标本进行ABC法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活检标本采用2次包埋作连续冰冻切片,单抗Lc-1采用4个浓度100μg/ml,50μg/ml、25μg/ml、10μg/ml进行标记。结果表明Lc-1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活检标本都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而对粘膜炎症无阳性反应,故可作为肺癌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辅助手段之一、在25~50μ/ml浓度标记效果很好,而在100μg/ml和10μg/ml浓度则有阴性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立体视觉功能情况,以及随机点光栅立体视觉检测图板(简称随机点光栅板)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无眼疾病14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10-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各20例。分别采用随机点光栅板法和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fg称颜氏图)法,对不同年龄组立体视觉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立体视锐度及两种检测方法立体视锐度分级。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两种方法测得立体视锐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1-50岁各年龄组立体视锐度分别与前一年龄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71-80岁组与61-70岁组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随机点光栅板法立体视锐度,61~70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颜氏图法立体视锐度,51~60岁组与41-50岁组、61-70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中,随机点光栅板法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颜氏图法(P〈0.05);31-40岁组和41-50岁组中,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高,立体视觉功能逐渐减退,随机点光栅板法较颜氏图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老年人的立体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