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儿童Askin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kin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发生于儿童胸、肺部的小细胞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尚不多.作者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习期间遇到2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艳巍  刘新伟 《天津医药》2011,39(11):993-995
目的:研究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胚抗原125(CA125)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异位妊娠的患者(异位妊娠组)和同期来院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宫内妊娠组)各100例,根据停经天数将以上2组又分为停经>7周组和停经≤7周组。分别检测其血清β-HCG、P、CA125及PAPP-A的水平。采用ROC曲线确定各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宫内妊娠组的血清CA125、PAPP-A、P和β-HCG水平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在宫内妊娠组,停经≤7周的血清β-HCG小于停经>7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经天数与β-HCG、PAPP-A呈正相关。在异位妊娠组,停经≤7周与停经>7周者的血清β-HCG、PAPP-A、P、CA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标志物与停经天数均不相关。CA125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为34.925mU/L,灵敏度80%,特异度73.2%。PAPP-A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为5.405mIU/L,灵敏度为76%,特异度为73.2%。β-HCG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为4761.4IU/L,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1.3%。P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为17.21μg/L,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100%。结论:单次检测血清P对于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最高,P与β-HCG联合检测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细胞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过程中,过度的ERS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损伤.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C)是心肌对抗I/R损伤的内源性保护现象,可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对ERS的调节是其重要方面.现将从ERS的角度探讨I-postC的心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pH液复灌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兔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的保护作用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完全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不停跳,体外循环18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心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pH=7.4组与pH=6.9组于再灌注前2 min予37℃的95%O2+5%CO2饱和的pH值为7.4或6.9的K-H液灌注;缺血后处理组(P组)再灌注的前2 min给予缺血后处理。体外循环结束后,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RT-PCR检测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pH=6.9组和P组心肌组织损伤较轻,cTnI浓度较低(P<0.05),pH=6.9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058 1±0.165 7)vs(0.648 2±0.070 8),(0.233 1±0.022 5)vs(0.156 5±0.019 2),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1.353 3±0.138 1)vs(1.901 7±0.198 1),(0.173 5±0.015 1)vs(0.247 1±0.021 3),P<0.05];pH=6.9组和P组之间Bcl-2、Bax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pH=6.9)液复灌可以模拟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国产维库溴铵的临床肌松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伟  房秀生 《河北医药》2000,22(10):737-738
目的 比较国产维库溴铵与进口同类产品的临床肌松效能以及对血液对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手术病人26例,随机分为两组(n=13)。记录肌松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期,四个成串刺激(TOF)恢复25%、50%、75%的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观察插管条件,连续记录诱导插管期间MAP、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优良率均为100%。两组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期、TOF恢复时间、恢复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血栓弹力图(TEG)变化趋势,以指导围术期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接受剖宫产麻醉的妊娠妇女75例,术前均无血液系统疾病,术前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3组:A组(正常组),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B组(血小板减少1组),血小板计数(80~100)×10~9/L;C组(血小板减少2组),血小板计数为(60~80)×10~9/L。对每组患者均检测常规凝血4项及TEG。根据TEG结果选择麻醉方式,并比较各组手术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均在正常范围,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增高,提示为高凝状态;A组患者TEG检测提示为高凝状态(反应时间降低),B组患者TEG检测提示所有数据均在正常范围,C组有5例TEG检测提示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最大振幅值降低),各组孕妇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EG检测提示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者予以全身麻醉,其余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麻醉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孕妇TEG检测提示为高凝状态,血小板减少患者围术期可能出现血小板聚集功能减退,但手术出血风险并不高于正常孕妇,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根据TEG检测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工作中麻醉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 EX527+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PD98059+缺血再灌注组、PD98059+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2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LDH、CK-MB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心肌GRP78、caspase-12和CHOP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IRT1、caspase-12、CHOP、磷酸化ERK1/2和总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 I/R组与I/R组相比,心肌凋亡指数降低(P<0.05),血清LDH及CK-MB活性降低,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指标GRP78、caspase-12及CHOP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均降低(P<0.05);给予SIRT1抑制剂后与Res+ I/R组相比,以上指标升高;Res+ I/R组与I/R组相比,SIRT1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而Res+ EX+ I/R组与Res+ I/R组相比,SIRT1、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量又降低(P<0.05).结论 SIRT1能够抑制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1/2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方法。将166例HBsAg( )孕妇分成三组,第一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第二组婴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加HBVac;第三组母亲于妊娠28、32、36周各肌注HBIG,婴儿用HBIG和HBVac(同第二组),血清检测HBVM采用ELISA法。21个月龄儿HBeAg阳性率分别为29.1%、20%、5.36%。孕晚期给予HBIG和婴儿给予。HBIG和HBVac联合治疗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250 g,老年大鼠450~ 600 g(18月龄).两个年龄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通过结扎及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在体大鼠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活性;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mRNA;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SIRT1蛋白含量.结果 老年大鼠SIRT1蛋白基础水平较成年大鼠降低,SIRT1基础活性亦较成年大鼠下降(P<0.05).缺血预处理时老年大鼠SIRT1含量较成年大鼠显著降低,SIRT1活性显著降低(P<0.05).老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改变(P<0.05).成年大鼠缺血预处理与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相比,SIRT1含量与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 SIRT1含量及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丧失保护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SD老龄大鼠(≥18个月),随机分为6组(n=10):(1)空白对照(C组)组;(2)缺血再灌注(I/R)组;(3)缺血后处理(IPO)组;(4)酸处理(H+)组;(5)缺血后处理+碱处理(IPO+OH-)组;(6)碱处理(OH-)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以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5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收缩和舒张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再灌注期间I/R组、IPO组、H+组、IPO+OH-组和OH-组的LVEDP升高,HR、LVSP、±dp/dtmax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PO组和H+组LVEDP降低,HR、LVSP、±dp/dtmax升高(P<0.05).结论:短暂延迟性酸处理能模拟缺血后处理对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对老龄大鼠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