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探查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心源性栓子来源可能,寻找特发性脑卒中的心源性因素。方法所有患者行TEE检查同时均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9ml与气体1ml混合的声学造影剂,观测是否存在PFO;然后经多切面检查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有无复杂斑块、主动脉夹层及其他心内栓子。结果 263例患者中,存在心源性因素的患者114例(43.4%):(1)卵圆孔未闭59例,发生率为22.4%;(2)主动脉复杂斑块40例,发生率为15.2%;(3)其他:发生率为5.8%,包括瓣膜赘生物7例,主动脉夹层1例,左心血栓5例,左房黏液瘤1例,二尖瓣前叶纤维腺瘤1例。结论在导致CIS的心源性可能致病因素中卵圆孔未闭及主动脉复杂斑块的发生率最高,TEE检查是CIS病因诊断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应用前后对照设计评价溶栓治疗以及肝素抗凝治疗是否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引起的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急性PTE患者71例,其中男36例,女35例,平均年龄(64±13)岁;分为溶栓治疗组(37例)和肝素抗凝治疗组(34例).溶栓组患者治疗前及溶栓结束后24h内分别完成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评价,肝素抗凝组治疗前及肝素抗凝治疗5~7d后,均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期收集来自同一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51名,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9名,女22名,平均年龄(61±9)岁.经胸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内径,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E)和左心房收缩期(A)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并应用E/A比值反映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对左心室舒张充盈的相对贡献.结果 急性PTE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5) mm]显著低于对照组[(46±5)mm,t=3.629,P<0.01],左心室舒张期E峰流速及E/A比值(0.8±0.3)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t值分别为5.296,6.510,P<0.01),A峰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t =3.06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TE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46±5)mm]与收缩末期内径[(30±6) mm]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5.284,3.983,P<0.01),左心室舒张期E峰流速及E/A比值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3.452,2.604,P<0.05).两治疗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t值分别为4.145,3.269)与收缩末期内径(t值分别为2.896,2.761)均明显增加(均P<0.05),左心室舒张期E峰流速均显著提高(t值分别为2.505,2.492,均P<0.05).治疗后PTE患者左心室舒张期E峰流速以及E/A比值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t值分别为2.615,3.837,均P<0.01),A峰流速仍高于健康对照者(t=3.290,P<0.01).结论 有效的溶栓治疗或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急性PTE患者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63.
64.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常见病因有中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十二指肠隔膜是十二指肠狭窄的一种类型。1991年 5月至 1999年 11月我院共收治十二指肠隔膜患儿 5例 ,均经手术治愈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 5例中男 4例、女 1例 ,年龄分别是 14,15 ,37天和 13个月、2岁。均以呕吐为主诉 ,前 3例出生后即开始频繁呕吐 ,后 2例在进食半流食物后才出现呕吐 ,呈间歇性。 4例呕吐物含胆汁 ,另 1例为无色胃内容物。主要体征是有 4例在上腹部见胃蠕动波。X线立位平片 4例发现双泡征。用 38%泛影葡胺行上…  相似文献   
65.
游离包皮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2003年我们对444例尿道下裂患儿行游离包皮尿道成形术,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一种切口美观且疗效显著的治疗腋臭的方法.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6月笔者对24例腋臭患者采用腋毛集中区切除小块皮肤,周围腋毛稀疏区真皮下分离切除皮下浅层脂肪、汗腺、毛囊法治疗腋臭.结果 24例患者均未发生皮肤感染、皮下血肿、皮肤坏死、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术后瘢痕呈线型均不明显;术后疗效按腋臭分级:0级19例,1级5例.结论 顺腋纹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疗效确切,切口设计符合美学要求,操作简单易掌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商环包皮环切术的标准化来降低因包皮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以进一步提高包皮环切手术的质量.方法 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标准化方案对206例患者进行手术,对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24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并发症、包皮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外观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为(4.21±1.14) min;术中与术后24 h患者疼痛评分(VAS)分别为(0.60±0.21)分与(1.60±0.7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0.97%(2/206)、术后包皮环滑脱并出血0.49%(1/206)、伤口裂开0.49%(1/206)和包皮水肿5.82%(12/206).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8±4)d.患者对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为98.5%(203/206).结论 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快速、易于标准化,术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包皮切口整齐美观,患者满意度高,可以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率技术,评价正常人节段性左心房功能。方法:在心尖四腔及两腔心切面,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44例正常人各节段左心房长轴方向的应变率(SR)。比较心室收缩期(SR-S)、舒张早期(SR-E)和舒张晚期(SR-A)心房间隔、侧壁、下壁、前壁以及基底段、中间段和房顶部SR之间的差异性。结果:SR-S、SR-A的基底段和中间段均为下壁最高,间隔最低(均P<0.05);SR-E 4个房壁同一节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R-S、SR-E下壁和侧壁基底段均高于房顶部(均P<0.05);SR-A则仅为下壁基底段高于房顶部(P<0.05)。结论:正常人心动周期中表现为左心房下壁和侧壁变形能力最高,且基底段高于房顶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为临床上评价不同病理状态下左心房功能节段性改变的位置和程度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和邻近解剖结构的成像方法及所显示的重要解剖结构.方法 选取30例患者对房间隔及邻近解剖结构进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分析成像方法及所显示的解剖结构.结果 从二维双房上下腔静脉切面启动实时三维模式进行成像所得房间隔及邻近解剖结构图像显示最佳.房间隔左房面显示的结构为:卵圆窝,主动脉无冠窦,二尖瓣环,冠状静脉窦,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右上肺静脉及右下肺静脉.房间隔右房面显示的结构为:卵圆窝,上腔静脉,主动脉无冠窦,升主动脉,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开口.结论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房间隔及邻近解剖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