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诱导时患者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外科100例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后麻醉,以七氟醚持续麻醉,间断注射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全程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全程持续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中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动脉压、HR、SBp、DBp,其中平均动脉压、SBp、DBp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中血压等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中无躁动及低血压情况出现,仅见1例心动过缓,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协同麻醉药情况下,具有增强全麻中镇静、镇痛,降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矫治胸骨抬举术后复发的漏斗胸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应用Nuss手术治疗8例复发性漏斗胸患儿.在胸腔镜下将塑形矫正板由一侧胸腔经胸骨后心包裸区穿至对侧胸腔,翻转后固定于胸壁.结果: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 (平均45 min),术中损伤心包1例.无术后并发症.均术后5 d出院,随访6~8月,近期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是矫治抬举术后复发的漏斗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陈雪梅  刘文亮  李丽  苏玲 《吉林医学》2012,33(31):6799-6800
目的:探讨孕末期孕妇发热对胎儿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90例孕末期发热的孕妇采取周期性胎心率监测、羊水性状观察等措施,并与对照组(无发热史)比较,分析孕妇发热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孕末期发热组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并发症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孕末期发热可使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的结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孕末期发热,同时要及早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65.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统计1995~2001年期间410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由精神专科医生做出的诊疗方案。结果 全组死亡4例,其中因精神障碍死亡l例。患者多为成人,术前心功能差者易发生精神障碍。结论 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6.
对江苏产的轮叶沙参、沙参、荠苨、杏叶沙参和石沙参的花粉形态作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比较研究。这五种花粉粒的大小、刺的密度及外壁表面特征等有一定差异,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注射用丹参中总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注射用丹参中总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注射用丹参中总钠的含量。结果氯化钠在0.5~10mg/L范围内,读数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1.6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68.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Ⅱ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其中锁骨远端骨折约占总数的10%,常因摔倒或坠落时肩部着地引起,如无移位,闭合治疗可获满意效果.移位的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除骨折外,还常伴喙锁韧带的损伤,骨折不愈合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疼痛影响功能.作者通过跟随熊昌源教授学习,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治疗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现复习总结老师自2001年3月至2003年9月收治的16例完整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外科手术学是医学生由基础过渡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外科手术学教学关键是培养外科最基础、最常用的基本功,而且也是其他如妇产科、眼科等与手术有关专科共同的基本技能,包括无菌原则、洗手穿衣、消毒铺单、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和清创等。手术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这些基本技能,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7点局部注射单个核细胞悬液(移植组)或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术后第3、7、14d获取内收肌制作组织匀浆,ELISA法测定匀浆中bFGF、VEGF和IL-18因子水平;术后第2,4周免疫组化法分析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术后第3d,移植组bF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7d,移植组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4周移植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缺血后肢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bFGF、IL-1β等多种因子在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促进血管再生的机制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