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4,5,6-三羟基异黄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5,6-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是一种特异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TPK)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现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作为刺激因素观察genistein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肿瘤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EC)整合素α6β1表达及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原位灌注、Pr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SEC,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ELISA和免疫沉淀-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活性测定法,分别观察TGFβ1及PDGF对SEC表面整合素α6β1表达及FAK活性的影响。结果:经TGFβ1及PDGF作用24h后,α6β1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至48h,表达继续增强,细胞中FAK的活性也明显增高(P<0.05),虽于48h后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GFβ1及PDGF可促进SEC表面整合素α6β1的表达及FAK活性增高,可能是它们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O)患者的血浆和血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Hcy,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非透析组和CAPD组的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透析组Hcy高于CAPD组(P<0.05).CAPD组和非透析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APD组Hs-CRP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尿毒症患者的Hcy,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Hcy水平.CAPD组患者存在Hs-CRP升高的炎症反应,且高于非透析组,可能与氧化LDL、氧化应激、Hcy、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84.
探讨周期性双轴力学应变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选用9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分离股骨、胫骨提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 SC s。体外培养M SC s传至第3代,以1×105细胞浓度接种于双轴力学应变系统,选取4 000μstra in,频率为1hz的力学应变对M SC s加载。每天加载3次,每次2 h,间隔2 h。观察力学应变作用后1 d、3 d,M SC 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并与相应未加力学应变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1)力学应变可增高M SC s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桥蛋白(OPN)表达量;力学应变作用3 d后M SC s的ALP和OPN表达量明显高于力学应变作用1 d。I型胶原(COL I)仅在力学应变作用3 d增高;骨钙素(OCN)在各组无明显变化。(2)力学应变可促进M SC s增殖,但力学应变作用1 d和3 d对M SC s增殖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力学应变可以促进M SC 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脏贮备功能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生物学方法即TGFβ1对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的方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72例肝硬化患者及24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及血浆ET-1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GFβ1(11.77±1.32ng/ml)及血浆ET-1(78.37±17.54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T-1水平与肝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相关分析显示ET-1水平越高则肝脏贮备功能越差(r=0.94),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越重(r=0.87);TGFβ1含量与肝脏贮备功能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无关(r=0.11及0.03)。结论TGFβ1和ET-1可能是参与肝硬化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神经肽。ET-1可作为反映肝硬化程度、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关系,作者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了29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现象,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bcl-2蛋白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①SLE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类风湿关节炎组(P<0.001),经48小时培养后PBL凋亡率更高,可达33.44%;②PBL凋亡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86,P<0.001);③并发狼疮肾炎(LN)者,其PBL凋亡率较无LN者高;④培养前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cl-2蛋白及Fas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1,P<0.001)。因此,PBL凋亡率的变化可能作为评估SLE患者病情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87.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系统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可溶性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并发现它在机体的免疫调节和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增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其调控机制复杂,许多因素参与[1,2].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研究引起关注[3].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激活的肝脏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一种肝脏组织特异的转录因子-肝脏激活蛋白(liver activator protein,LAP)在a1(I)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使之活化。构建含入a1(I)胶原基因启动子片段(-804~+1452或-804~+222  相似文献   
90.
蛋白激酶C激活在高糖诱导肾系膜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高糖对系膜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及PKC在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积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高糖作为激动剂,佛波酯(PMA)作为PKC抑制剂,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对照,用液闪仪测定PKC活性,^3H-TdR渗入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结果:高糖可增加系膜细胞颗粒部分PKC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FN分泌,且与渗透压无关。抑制PKC后,可阻止高糖诱导的FN分泌。结论:高糖可激活系膜细胞PKC,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和糖尿病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