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597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860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98篇
  17篇
中国医学   402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建立海洛因成瘾、脱毒,复成瘾、脱毒,再成瘾、脱毒3个阶段大白鼠模型,了解海洛因致各阶段大白鼠脑损害的动态趋势。方法: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荧光分光度法测定脑NA、DA、5-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3个阶段大鼠脑内多部位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都出现变性、凋亡、胀亡等超微病理结构改变,神经胶质细胞、神经毯也出现相应的超微病理结构改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NA、DA、5-HT、含量升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结论:大白鼠脑组织出现广泛性超微病理结构改变,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神经递质含量也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途径,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运用WGA-HRP逆行追踪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ABC法)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向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发出投射的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VN内有三种阳性细胞,即HRP逆行标记神经元、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和HRP/Fos双标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见于PVN小细胞部的内侧亚核和外侧亚核,散在分布于背侧亚核,在前小细胞亚核内未见阳性反应;Fos样免疫阳性细胞呈双侧分布,且HRP逆标神经元,HRP/Fos双标神经元也为双侧分布,但以注射区同侧占优势。HRP/Fos双标神经元占HRP标记细胞的44.22%。本研究结果提示,哮喘大鼠发作时中枢内包括下丘脑PVN、延髓DVC的多个脑区内神经元兴奋,且两者之间通过直接投射联系参与哮喘的调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描述0~6岁儿童线性生长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轨迹,探讨不同类型生长轨迹模式与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源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MABC建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2 037名活产儿在出生后42 d至72月龄共随访15次,测量儿童身长、体重,问卷调查喂养情况、代养人等数据信息, 并于儿童(72±6)月龄时由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专业眼科医生测量其裸眼视力,视力不良者行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诊断近视和远视。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拟合0~6岁儿童身高及BMI生长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长轨迹与6岁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  结果  根据潜变量增长模型,线性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身高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身高生长轨迹(302名)、适宜身高生长轨迹(1 162名)和较快身高生长轨迹(573名)。BMI Z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BMI Z生长轨迹(630名)、适宜BMI Z生长轨迹(1 058名)和较快BMI Z生长轨迹(349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缓慢身高生长模式与6岁儿童远视呈正相关[OR值(95%CI)=1.80(1.09~2.98),P < 0.05],而与近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快速和缓慢BMI Z生长轨迹模式与6岁儿童近视、远视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线性生长轨迹中较慢身高生长模式与6岁儿童远视相关。应密切关注学龄前儿童身高增长模式,定期检查体格发育指标以及远视力,有助于预防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阳性患者病毒转阴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病程超过30 d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信息,以发病后45 d内病毒累积转阴率为因变量,以发病后(30±3)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主要分析变量,以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他信息为协变量,采用限制立方样条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累积转阴率的影响。结果?共有18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01例在45 d内实现了病毒转阴。进一步分析发现,30 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45 d病毒累积转阴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27)。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且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风险比(hazard ritio, HR)越高,血清白蛋白越接近39 g/L,HR则越接近1;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再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毒转阴密切相关,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不利于病毒转阴。因此,治疗过程中关注血清白蛋白变化,及时给予干预,可能有利于病毒转阴。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Ⅱ~Ⅲ期患者,将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0 Gy)静脉血样本定义为对照组、放射治疗20 Gy和50 Gy照射后静脉血样本分别定义为20 Gy组和50 Gy组,于放射治疗10次后、25次后采集不同放射治疗累积剂量24 h后静脉血8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改变。结果:乳腺癌患者20 Gy组和50 Gy组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CD4-/CD8+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 Gy组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8,P<0.05),50 Gy组TCR/CD3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量的两组照射后乳腺癌患者mi RNA-150、mi RNA-210表达水平随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50 Gy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2,Z=-2.402;P<0.05)。结论:放射治疗未引起乳腺癌患者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通过改变mi RNA-150、mi RNA-210的通路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儿实施头罩式吸氧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PaO2以及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总疗效93.18%,比对照组的72.73%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以及PaCO2水平均有一定降低,PaO2水平有一定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升高与降低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患儿的心率水平,改善其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7.
探讨基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针灸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症状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JP〗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及左右两侧椎动脉口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CV中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水平和左、右侧椎动脉口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CSA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检出率逐步升高,CMD已成为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络病理论认为CMD病位在络,病机为心络瘀阻、心络郁滞/虚滞和心络绌急,通络成为其基本的治法治则。芳香类药物可直接入络搜邪,芳香通络疗法较单纯活血通络法疗效更佳。故而从络病理论、芳香通络疗法的立法依据等方面,对芳香通络疗法治疗CMD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9.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转移和术后复发是导致H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失调可能与各类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有研究显示lncRNA SNHG12在HCC组织表达明显上调,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故本研究探讨lncRNA SNHG12在HCC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用qRT-PCR检测SNHG12以及预测到的靶miRNA及靶基因(miR-199a-5p与FZD6)在HCC细胞HepG2细胞与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中的基因表达量,观察下调SNHG12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iRanda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SNHG12和miR-199a-5p之间的关系,分析下调miR-199a-5p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影响,以及SNHG12对miR-199a-5p作用的影响;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99a-5p和FZD6的关系;检测过表达及下调FZD6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影响,以及SNHG12和miR-199a-5p对FZD6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HIBEC细胞比较,HepG2细胞中SNHG12表达量明显升高、miR-199a-5p表达量明显降低、FZD6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1)。下调SNHG12表达,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被明显抑制,过表达SNHG12作用则相反(均P<0.05)。SNHG12与miR-199a-5p特异性结合,下调miR-199a-5p促进HepG2细胞增殖、侵袭与EMT,过表达miR-199a-5p则起到抑制作用(均P<0.05)。过表达miR-199a-5p对HepG2细胞的作用,能部分被同时过表达SNHG12所逆转(均P<0.05)。miR-199a-5p靶向FZD6,下调FZD6后HepG2细胞增殖、侵袭与EMT明显抑制,过表达FZD6则相反(均P<0.05)。下调SNHG12抑制FZD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而下调miR-199a-5p则促进FZD6的表达(均P<0.01);与单独下调miR-199a-5p比较,同时下调SNHG12和miR-199a-5p,FZD6的表达被抑制(P<0.01)。 结论:HCC细胞中lncRNA SNHG12的上调可能通过影响miR-199a-5p/FZD6轴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过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为了解亚稀褶红菇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毒性分级。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经典方法寇氏法,设亚稀褶红菇175、248、350、495、700 mg/kgBW共 5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大鼠12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连续观察14 d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对试验大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经计算,亚稀褶红菇对SD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406 mg/kgBW,95%可信限为348~473 mg/kgBW。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心脏、肝脏、肾脏均有损害,随剂量增加损害程度加重。结论 按照大鼠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亚稀褶红菇为中等毒性,相当于人的致死量为5 g/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