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82.
采用体外培养血管损伤后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山谷著碱对VSMC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了山南著碱(654-2)对VSMC内钙及细胞增殖同期中钙调素(CaM)水平的影响,以探讨654-2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l材料和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损伤雄性新西兰白兔胸主动脉后,高脂饮食2周后取其损伤段的胸主动脉按赵三妹等「”方法培养VSMC.第卜一8代细胞用于实验.制备5X10cell/ml的VSMC,用MTT比色法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日立180Zeeman型,日本)测定细胞内钙含量,按sted方法测定(二定量.数据以王士s表示…  相似文献   
83.
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关系 ,以及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84.
85.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VSD介入治疗的300例(男152,女148)患者,年龄2~44(10.8±7.8)岁,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8%(294/300)。严重并发症8例(2.7%),无死亡病例。其中5例(1.7%)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激素、异丙肾上腺素、临时起搏器等治疗后,4例恢复,1例治疗50天后仍有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另2例(0.7%)术后发生溶血,激素等治疗后,溶血均消失。1例(0.3%)患者术后4天发现封堵器移位,急诊转心脏外科手术处理。术后一过性及短期并发症有:1例(0.3%)患者术后发现少量心包积液,经静脉推注鱼精蛋白对抗肝素,止血药处理后控制;91例(30.3%)患者封堵术后即刻心脏彩色B超室间隔有微~少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1%)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仍有微量残余分流。8例(2.7%)患者术后新出现主动脉瓣微量反流,4例(1.3%)术后新出现三尖瓣少量反流。84例(28%)术后心电图(ECG)出现间歇性加速性交界性心律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给予激素等治疗3~7天后均恢复正常。53例(17.7%)术后ECG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0.7%)术后ECG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7例(9%)术后ECG有室内传导阻滞。结论:采用Amplatzer偏心性膜部VSD和国产双盘状VSD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安色、疗效可靠、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直接依据超声心动图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全组130例,年龄1~66(28.4±18.6)岁.按照选择封堵器的最终依据不同,分为球囊测量组41例,术中用球囊充盈测量ASD伸展径,根据ASD伸展径选择封堵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组33例,根据TE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组56例,根据TT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和封堵器直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球囊测量组手术时间78.1±16.8min和透视时间15.4±6.1min均明显长于TEE组的56.6±12.5min和10.1±4.3min,TTE组的42.3±10.2min和7.1±5.3min(P<0.01).三组技术成功率为100%,完全闭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球囊组食道超声所测房缺大小和球囊伸展径均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和0.973(P均<0.01).结论直接依据TEE或TTE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对部分ASD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房缺周缘较长、较硬者;及边缘为硬缘和极软缘组成,而剔除极软缘者,TEE或TTE可直接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结合球囊测量房缺伸展径选择封堵器.  相似文献   
87.
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及术中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大小及术中监测ASD封堵的作用.方法60例ASD患者,年龄1.17~65(25.0±18.6)岁.术前用HP Sonos 1500及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经心导管ASD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大小2~36(17.8±7.3)mm,选用ASD封堵器大小为5~40(22.9±8.0)mm.超声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r=0.94(P<0.00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1~6mm.软缘ASD通常不考虑摆动较大部分为有效缘而予以去除,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7~13mm不等.所有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结论TTE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ASD封堵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应进行术中经食道超声监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全组 15例 ,年龄 2 5± 2 2 (5~ 54)岁。PDA最窄处直径为 11± 4(8~ 18) mm。 PDA 8例采用 AmplatzerPDA封堵器治疗 ,7例采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封堵后 3 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 ,术后 1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 PDA再通。结果 :14例 (93 ) %封堵后 3 0 min至 1h肺动脉收缩压由 90~ 150 (10 6± 2 7) mm Hg降至 45~ 110 (65± 2 1) mm Hg,肺动脉平均压由 60~ 10 5(82± 2 1) mm Hg降至 2 6~ 65(50± 19) mm Hg。 1例封堵后 3 0 min至 1h肺动脉收缩压无下降 ,反而有轻度上升 ,考虑为阻力性重度肺动脉高压 ,撤出封堵器。 6例主动脉压力有不同程度增高。术后 3 0 min降主动脉造影示 ,5例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 ,10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在术后 2 4h2例仍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 ,其中 1例并发溶血 ,48h后行外科 PDA缝合术。其余病例术后 1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PDA并发 SP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89.
2002年以来,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国产对称型双盘状和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先后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已成为VSD的一种重要方法[1~5]。我们自2002年7月开展VSD封堵术以来,已完成689例膜周型VSD伴发膜部瘤的封堵治疗。现对39例膜周部VSD伴发膜部瘤采用国产特制A4B2双盘非对称型封堵器经导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年6月~2005年12月西京医院行国产特制A4B2双盘非对称型封堵器经导管治疗膜周部VSD伴膜部瘤患者39(男11,女28)例,年龄2.8~34(8.4±6.2)岁。均经症状、体征、胸部X线、心电图及TTE等确诊,且提…  相似文献   
90.
依那普利治疗心衰、高血压时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依那普利治疗86例心衰及高血压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呛咳、低血压、皮疹、血肌酐升高及心动过缓。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