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顺  代政学  王垒  李寰  张军  李军 《心脏杂志》2005,17(3):265-267
目的:探讨用Amplatzer或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5mm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ASD伴有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5mm者176(男72,女104)例,缺损的前缘径0~4mm的患者171例,其中78例仅缺损的前缘径单独不足,43例同时并发缺损的后缘径2~4mm,38例同时并发后缘径不足和下腔静脉缘径2~4mm,12例并发后缘径、下腔静脉缘径不足和后上缘径2~4mm。4例缺损的上腔静脉缘径仅为0~4mm;2例缺损的下腔静脉缘径仅为2mm。同期有309例ASD均伴有足够边缘(>5mm)。结果:176例应用的封堵器大小为6~40(22±11)mm,2例用双伞封堵。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显示完全堵闭率91%(161/176),15例(9%)有微~小量残余分流,术后3d10例(6%)有微~小量残余分流。随访6个月,2例(1%)有微量残余分流,无其他并发症。与同期足够边缘的309例比较,手术成功率和残余分流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用Amplatzer或国产ASD封堵器可以成功地介入治疗伴有前、后、下缘或上缘边径不足5mm的房间隔缺损,其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应用国产对称双盘状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446例,其中443例为膜部VSD,3例为肌部室VSD,年龄7±8(2~12)岁。VSD左室面直径为6.8±3.9(2.0~12.0)mm。经6F~10F传送鞘置入对称双盘状封堵器,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术后1d、1个月、6个月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全组446例封堵器植入成功,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示81例(18.2%)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365例(81.8%)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24~48h超声心动图示分流完全消失410例(91.9%)、微~少量残余分流36例(8.1%)。1例封堵术后24h发生溶血,经过7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8例封堵术后3d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过4~10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1个月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残余分流(0.9%)。结论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3.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封堵术后及随访中右心形态及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全组患者 36例 ,男性 11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5~ 5 6 ( 2 7 2± 14 6 )岁。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于封堵术前 1天、术后 2天、术后 3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右心室容积采用面积长度法计算。结果 :房缺封堵术后 2天及 3个月随访 ,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 ,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后径、左右径均进行性改善 ,与术前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术后 2天 ,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 ,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 3个月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房缺封堵术后及短期随访中 ,右心形态进行性改善 ,主要表现在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右径进行性缩小 ;右心室的高动力循环状态术后虽明显减轻 ,但随访中右心功能无明显改变 ,保持了正常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4.
房间隔缺损并发畸形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评价同期应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及其并发心脏其它畸形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全组 7例 ,年龄 2~ 6 5 (34± 2 8)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ASD并发其他心脏畸形 ,其中 3例为肺动脉瓣狭窄 ,2例为二尖瓣狭窄 (L utembacher综合征 ) ,2例为动脉导管未闭 (PDA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前 ,先纠正其它畸形 (包括瓣膜成形术及 PDA封堵术 )。术后 3d,1~ 6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心电图、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例同期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 3d,1~ 6月TTE显示房间隔无残余分流。并发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术后即刻跨肺动脉瓣压差得到满意的下降 ;L 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 ,二尖瓣瓣口面积分别由术前 1.0 ,1.2 cm2增加到术后 1.9,2 .0 cm2 ,左房平均压分别由 2 9,2 6 m m Hg(1mm Hg=0 .133k Pa)降至 8,7m m Hg;并发 PDA患者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 PDA关闭术后 10 min降主动脉侧位造影 ,无残余分流。术后 6月 X线检查显示肺血减少 ,心脏房、室缩小。结论 :同期介入治疗 ASD并发某些心脏畸形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后右心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患者41(男15,女26)例,经胸超声(TTE)示ASD最大径5~34(19.4±7.4)mm,选用封堵器型号为8~44(25±9)mm.。术后即刻、2d、3和6月行TTE追踪测量及随访。心尖四腔切面面积—长度法计算右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结果:房缺封堵术后2d及3月随访,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后径、左右径均进行性减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术后2d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右室射血分数逐渐趋于正常。3月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进一步改善。3~6月右心房、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ASD后右心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规律与Amplatzer封堵器引起的相一致,即在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有效改善右心室容量负荷状态和右心系统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