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马尾松花粉(松花粉)对前列腺增生大鼠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和松花粉组,每组8只。始终给对照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每日投料前分别给安慰剂组和松花粉组大鼠饲喂安慰剂(淀粉片)和松花粉片,3组大鼠的进食量完全相同。适应2周后开始给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橄榄油1ml·kg^-1·d^-1,给其余两组大鼠肌肉注射橄榄油配制的丙酸睾酮注射液4mg·kg^-1·d^-1,持续2周后停止注射。继续饲喂4周后将大鼠全部处死。取全血、肝脏和前列腺组织,称重前列腺组织,计算前列腺指数,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前列腺腺体增生情况,测定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结果松花粉组大鼠的前列腺重量[(1062.3±91.9)mg vs .(1127.3±111.2)mg]及前列腺指数[(3.18±0.31)mg/g vs.(3.26±0.31)mg/g]均低于安慰剂组。安慰剂组前列腺腺体的乳头状增生比率(60.0%±10.0%)显著高于松花粉组(20.0%±10.0%)(P〈0.05)。两组的血清铜、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松花粉组大鼠的肝脏锌含量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前列腺锌、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调节体内微量元素锌、铜的代谢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2.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粘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因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而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7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22型,Ⅰ型30例,Ⅱ型26例,术后随访3-33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析为满意和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6.15%、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10例要求生育者4例妊娠,3例已分娩,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70%者9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质量,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93.
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马尾松花粉(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饲普通饲料,组2和组3每日投料前分别饲安慰剂(淀粉片)和松花粉片,并与组1实行对喂。2周后组1每天肌肉注射橄榄油1m l.kg-1,组2和组3每天肌肉注射橄榄油配制的丙酸睾酮液4mg.kg-1,持续2周,并按相同方法继续饲喂4周后全部处死。结果:组3大鼠前列腺增殖状态明显低于组2,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水平与组2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松花粉可以通过调节机体雌、雄两种激素水平,发挥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进一步明确最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入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组,B组(23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流出道,其后两组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电极至右室高位间隔部。比较不同部位起搏下的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以及QRS波时限的差异。[结果]右室流出道与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和SV值略有改善P=0.071,P=0.043,LVD和LAD,以及QRS波时限变化不大。高位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值、SV以及QRS波时限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7和0.002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高位间隔和右室流出道起搏比较,LVEF值和SV以及QRS波时限有所改善,P值分别为0.017和0.014,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结论]高位间隔起搏明显优于流出道和心尖部起搏。而流出道起搏略优于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95.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使肝纤维化防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靶点主要集中在肝星状细胞及与其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由于肝脏是营养物质代谢中心,因此肝纤维化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的临床营养支持原则及适当的免疫营养素强化,都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促进预后,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使用荧光批示剂Fura-2直接定量测定大鼠红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荧光光度法,并讨论了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本法允许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较低和红细胞数较少的条件下进行较为精确的荧光强度测定。  相似文献   
97.
近几年来 ,人们对组织损伤所致细胞内钙离子 (Ca2 )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细胞内钙超载是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的一个共同特征 ,并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和Na -H 交换系统抑制剂HOE6 42(Cariporide)等降低细胞内钙超载以减轻组织损伤[1] ,但烧伤后及补Zn2 对组织Ca2 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笔者观察了大鼠烫伤后补Zn2 对血清、肝脏、骨骼、皮肤Zn2 和Ca2 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及处理 :雄性SD大鼠80只 ,体重 (6 0± 3)g ,单独置于透明塑料笼内。 8只用乙醚麻醉 ,处死大鼠留取全血、肝脏、股…  相似文献   
98.
患者女,26岁,因停经9个月,于2002年10月18日8:00入院待产。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1月10日,预产期为2002年10月17日。孕期检查正常。孕5次产0次流产5次,5次均为人工流产。入院查体:T37.3℃,BP100/60mmHg,P78次/分,R25次/分,心肺无异常。产科检查:腹围106cm,宫高35cm,胎位枕左前,胎心140次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严重烧伤后往往存在锌营养不良状态,本实验考察了不同剂量补锌是否会造成锌的蓄积或影响铜代谢。方法:利用人工半合成饲料技术制成了不同含锌饲料;大鼠进食低锌饲料成为缺锌模型,造成20%TBSA深Ⅱ度烫伤后饲以不同含锌饲料(含锌量分别为:1.6μg/g;24.7μg/g;286.9μg/g),原子吸收法分别血清、肝、肾、脾和睾丸的锌,铜含量。同时设一组大鼠烫伤前后均进食正常含锌饲料(含锌量:24.7  相似文献   
100.
鲍善芬  李珍  丛涛  赵霖 《营养学报》2000,22(2):119-123
目的 研究饲料缺镁或高镁对生长期大鼠钙、磷、镁吸收代谢以及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  30只 SD大鼠 ,分为三组 ,每组 1 0只 ,单独喂养在有机玻璃代谢笼中 ,第一组大鼠饲喂缺镁饲料 (含镁 86mg/kg) ,第二组饲喂适量镁饲料 (含镁 548mg/kg) ,第三组为高镁饲料 (含镁540 2 mg/kg) ,三组饲料均为人工半合成制备 ,其中含钙 3.7g/kg,含磷 4g/kg。经过 2 5天对喂养方法及代谢笼的适应后 ,开始 5天期的代谢实验。每天记录大鼠的进食量 ,分别收集每个大鼠的粪、尿。代谢实验结束后 ,禁食 1 2 h,在乙醚麻醉下 ,心脏采血并处死大鼠 ,取股骨、胫骨测定重量、长度和体积后 ,与肾脏一起储存于 - 2 0℃ ,待测钙、镁和磷的含量。结果 缺镁和适量补镁对钙的表观吸收基本没有影响 (86% ) ,饲料中过量的镁使大鼠钙的表观吸收略有下降 (83% ) ,高镁使尿钙排出显著增加 ,降低了钙在体内的滞留 ;饲料高镁使磷的表观吸收显著下降。但尿磷排出减少 ,磷在体内滞留反而增加。随着饲料中镁含量的增加 ,粪和尿中镁的排泄均大幅度上升 ,可见镁的内环境稳定由肠道和肾脏共同调节。结论 低镁和高镁饲料均不利于生长期大鼠骨骼的生长发育。低镁饲料使大鼠肾钙、磷蓄积 ,可能是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