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31.
目的:研究四氢生物喋呤(BH4)、L-精氨酸、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以探讨它们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H4、L-精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和厄贝沙坦加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不同干预浓度及干预因素组合,实验共分14组,干预8小时后取出上清液分别测定O2-(Fenton反应原理)、一氧化氮(NO,硝酸还原酶法)和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H4和L-精氨酸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减低,NO水平显著升高(除外L-精氨酸10 μM组);BH420 μM组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I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N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组O2-的产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血管紧张素Ⅰ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的O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BH4在防止一氧化氮合成酶解耦联中可能起主要作用,BH4和L-精氨酸均能促进NO的产生并且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BH4及BH4和厄贝沙坦合用可以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引起的O2-产生增加,并促进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四川、辽宁、北京、河北10个省市共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 574例。根据是否服用0号(按年龄差≤5岁及性别1∶1进行配对),分为0号组和非0号组,每组787例。1 574例患者中,高龄(≥80岁)患者共186例,依据是否服用0号分为2个亚组:高龄0号组(n=102)和高龄非0号组(n=84)。对比2组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及2个亚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精神状态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分级和诊室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号组患者每天服用的降压药物片数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1.33±0.63)和(1.41±0.63)片,P0.05],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16.39%和70.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07%和11.8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9.53%和34.18%)、β受体阻滞剂(4.32%和13.09%)及利尿剂(1.65%和6.86%)者也显著少于非0号组患者(P0.05)。在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及2亚组高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糖脂代谢、电解质水平以及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可减少每日服药片数,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33.
234.
235.
皮肤炎/多发性肌炎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观察纪岩文,丛洪良,王佩显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是以侵害骨骼肌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此病的心血管受损率和死亡率在上升[3]。迄今在本病心脏受累的研究中,以传导系统损害的报告居多[2],对心脏结...  相似文献   
236.
组织多普勒(DTI)是一项能定量分析室壁运动的超声新技术,DTI的脉冲多普勒格式(脉冲DTI,PW—DTI)量化性更佳,可在频谱图上直接测得心肌长轴或短轴方向的运动速度和各时相时间,通过放置取样容积又可作不同位点的测量分析。笔者采用PW—DTI技术测定心肌纵向运动,将11例接受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性治疗(PTCA/支  相似文献   
237.
238.
药物涂层支架术后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血运重建术(percutaneousecoronary interangioplasty,PCI)现已成为冠脉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术中机械损伤和支架本身的致栓性和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成为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因素。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以支架为载体携带药  相似文献   
239.
姚青海  丛洪良  吴尚勤  孙姗  程爱娟  李鹏 《临床荟萃》2009,24(14):1239-1239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 aneurysm,PA)是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常见的局部并发症,随着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PA发生率有所增加,目前约为0.8%~2.2%。目前微创疗法逐步成为PA治疗新手段。本研究对比了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颈部压迫治疗PA的疗效和耐受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和经验。  相似文献   
240.
目的 评价健康志愿者对国产重组葡激酶(r-Sak)的耐受性。方法 将15名健康志愿者分5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2.5、5、10、15、20mg)的r-Sak,观察r-Sak对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影响及其副反应。结果 使用r-Sak后,全部受试者的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g)、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以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均无异常变化。试验中有3例发生了静脉穿刺点渗血或牙龋出血,均于30min内自行停止。结论:国产r-Sak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仍需密切观察出血等并发症并做好处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