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44篇
  免费   42380篇
  国内免费   24989篇
耳鼻咽喉   4117篇
儿科学   6633篇
妇产科学   2329篇
基础医学   25173篇
口腔科学   8250篇
临床医学   49906篇
内科学   35107篇
皮肤病学   4458篇
神经病学   9627篇
特种医学   169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7956篇
综合类   117972篇
现状与发展   91篇
预防医学   48212篇
眼科学   4980篇
药学   51751篇
  652篇
中国医学   43634篇
肿瘤学   19280篇
  2024年   1474篇
  2023年   5220篇
  2022年   13301篇
  2021年   17163篇
  2020年   14830篇
  2019年   7982篇
  2018年   8563篇
  2017年   11856篇
  2016年   9037篇
  2015年   16491篇
  2014年   21520篇
  2013年   26960篇
  2012年   39273篇
  2011年   41891篇
  2010年   37476篇
  2009年   33606篇
  2008年   34130篇
  2007年   32663篇
  2006年   28862篇
  2005年   22936篇
  2004年   16197篇
  2003年   13249篇
  2002年   10015篇
  2001年   9128篇
  2000年   6869篇
  1999年   2635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76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420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102.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可转移、易误诊等特点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随着中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现代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临床上治疗鳞状细胞癌多采取手术及药物化疗等,因不良反应的存在,患者接受度低。中药具有多靶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中医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围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以及针灸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究空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水平对健康成年人大脑灰质体积(GMV)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7例健康成人,采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及详细居住信息,并根据居住信息获取各受试近6个月和8岁~15岁期间的PM2.5暴露水平,对所有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MRI扫描,使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进行认知测查,使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索空气PM2.5暴露水平与GMV和认知功能的关联。结果:近6个月PM2.5暴露水平与大脑右侧额下回三角部(brodmann分区[BA] 45)和右侧颞中回(BA 22)GMV存在负性关联(FWE校正,P<0.05,团块>10体素);与MCCB认知评估的信息处理速度-连线测试(r=-0.17,P<0.01)和推理和问题解决-迷宫测验评分(r=-0.22,P<0.01)负相关。8~15岁时的累积空气PM2.5暴露量与左侧梭状回(BA 18)和右侧舌回(BA 17)GMV负相关(FWE校正,P<0.05,团块>10体素),且与信息处理速度-连线测试、推理和问题解决-迷宫测验评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tention-typeheadache,CTT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依据是否倒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PSQI)评估治疗6周后两组的头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倒班人员的入组前PSQI的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倒班人员;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倒班患者疗效优于非倒班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5.
106.
表观遗传学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等。这些机制将环境与基因相联系,在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表型。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分别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参与青光眼发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其效果存在差异.与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相比,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能够明显缩短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c-Myb的表达对肺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Myb高表达的4T1乳腺癌细胞株,种植小鼠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检测实验动物肺转移情况,通过荷瘤抑制试验检测肺转移抑制效果。提取组织进行荧光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利用Medisapiens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对c-Myb和Cc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表达c-Myb的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减少,其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受限。由数据库分析得出,c-Myb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结论:乳腺癌中c-Myb的表达能够通过炎症因子Ccl2抑制肺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