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64篇
  免费   11379篇
  国内免费   6964篇
耳鼻咽喉   1033篇
儿科学   2019篇
妇产科学   685篇
基础医学   8661篇
口腔科学   1782篇
临床医学   13755篇
内科学   11804篇
皮肤病学   1104篇
神经病学   3674篇
特种医学   4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047篇
综合类   26109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1篇
预防医学   10932篇
眼科学   2169篇
药学   12309篇
  166篇
中国医学   9743篇
肿瘤学   6351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449篇
  2022年   3199篇
  2021年   4733篇
  2020年   4005篇
  2019年   2801篇
  2018年   2815篇
  2017年   3501篇
  2016年   2979篇
  2015年   4789篇
  2014年   6148篇
  2013年   6936篇
  2012年   9796篇
  2011年   10451篇
  2010年   8836篇
  2009年   7411篇
  2008年   7914篇
  2007年   7598篇
  2006年   7035篇
  2005年   5725篇
  2004年   4150篇
  2003年   3698篇
  2002年   2988篇
  2001年   2370篇
  2000年   1696篇
  1999年   902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患者,女,17岁。偶然发现左上腹肿块10余天入院。无恶心、呕吐。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左上腹扪及一包块,大小约10·5 cm×10·0 cm,边界清晰,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胰尾见一9·5 cm×8·6 cm肿物,呈囊实性,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晰。CT示:胰尾见一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大小约8·9 cm×8·5 cm,边界清晰,壁厚薄不均,见多个壁结节(图1),肝内胆管及胰管未见扩张,左肾受压。增强后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胰腺交界处呈杯口状改变(图2)。CT诊断:胰尾良性占位。手术所见:胰尾扪及一肿物,大小约9·6 cm×8·8…  相似文献   
72.
光化学作用对肿瘤细胞胞吞大分子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光敏剂在肿瘤细胞内的分布,以及光化学作用对肿瘤细胞胞吞大分子的释放作用.方法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LA、ALA-HE、HMME、TPPSa2在肿瘤细胞SW480、K562的胞内分布,使用FITC-右旋糖酐观察肿瘤细胞对荧光标记大分子的胞吞作用,通过光照激发光敏化细胞,动态观察光化学作用前后胞吞大分子FITC-右旋糖酐的胞内分布变化.结果ALA、ALA-HE、HMME、TPPSa24种光敏剂均表现为胞质分布,核内分布少.ALA、ALA-HE的胞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胞质内的弥散性荧光.HMME则表现为胞质内颗粒状荧光与弥散荧光同时存在.TPPSa2为典型的胞质内颗粒状荧光分布.光敏剂在SW480、K562两种肿瘤细胞的胞内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光照激发不同光敏剂对肿瘤细胞胞吞FITC-左旋糖酐的胞内分布影响不同.由TPPSa2及HMME活化而产生的光化学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荧光颗粒重分布,ALA、ALA-HE则对胞吞荧光无明显重分布作用.结论不同光敏剂因其不同的理化性质而表现为不同的胞内分布.光化学作用可对肿瘤细胞胞吞大分子产生胞吞释放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光化学作用对胞吞泡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73.
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特性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hMSCs移植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方法鉴定hMSCs表面HLA-ABC、HLA-DR、CD80、CD86分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含量;RT-PCR检测HLA-ABC、HLA-DR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及 CCK-8比色法规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DNA复合物导入hMSCs进行大鼠脑内移植,观察hMSCs在脑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hMSCs表面少量表达HLA-ABC分子,不表达 HLA-DR、CD80、CD86分子;有少量HLA-ABC mRNA基因片断存在,未发现HLA-DR 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没有发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鼠脑内移植hMSCs一个月后仍可见有细胞存活。结论 hMSCs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4.
MR评价垂体腺瘤质地及与其胶原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MR测量垂体腺瘤不同质地的信号强度,并分析其与肿瘤胶原含量间的关系。方法57例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标本,术前均行MR检查,根据术中肿瘤硬度分为质地韧组(8例)与质地软组(49例),标本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其胶原含量。结果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组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31±0.31、1.16±0.26;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01±0.25、0.91±0.1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83±0.28、1.84±0.51;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56±0.24、1.46±0.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15±0.26、1.57±0.46(P(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48±0.39、2.10±0.61,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原含量分别为20.03%±7.99%、7.87%±4.8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2WI瘤体/灰质、T2WI瘤体/白质与胶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1、r=-0.726,P均(0.01)。结论术前MR可以预测垂体腺瘤的质地;其中以T2WI瘤体/白质为预测指标为最佳。胶原含量影响垂体腺瘤质地,MRI上T2WI可以反映其胶原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 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 aVR in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acut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和民族生较为严重的功课不及格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课题组于2005年12月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2006年4月对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生活习惯、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熟悉程度、自学时间和学习努力程度、学校学院教师对待他们方式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与访谈,课题组针对影响因素归纳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
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致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探讨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敏感性。方法:在SD大鼠孕17d腹腔注入1,3-二氯乙烯-亚硝基脲(BCNU)制作皮质发育障碍模型;Nissl染色观察P60d仔鼠病理变化;选取P60d雄性仔鼠,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分别比较两组大鼠癫发生的潜伏期、持续状态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同龄仔鼠脑组织湿重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Nissl染色显示皮质变薄、皮质层次紊乱、海马区域异位细胞异常聚集;有皮质发育障碍的仔鼠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后,癫发生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癫持续状态时间延长(P<0.01),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BCNU致皮质发育障碍模型具有癫易感性。  相似文献   
78.
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预防术后粘连研究的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MC的理化特性、预防粘连的机制、吻合口愈合的影响以及在动物实验/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CMC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及理化特性稳定,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多糖类化合物。结论 CMC用于预防术后粘连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6例甲状旁腺腺瘤,10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及10例甲状旁腺增生中cyclin-D1及Rb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腺瘤组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增生组(P<0.05),正常组同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b的表达正常组、增生组和腺瘤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yclin-D1过度表达和Rb表达与肿瘤大小、血清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无关。结论cyclin-D1的过度表达在甲状旁腺腺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yclin-D1过度表达导致Rb磷酸化或表达下调而失去细胞抑制效应可能为甲状旁腺腺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张卫  马慧  王惠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83-1185
目的:探讨三维血流能量成像(3D-CP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的病灶进行二维、CDFI及3D-CPA的检查,比较CDFI及3D-CPA显示肿瘤瘤内或瘤周血流多普勒信号丰富程度及血管分布类型,并检测肿瘤的血流参数。结果:3D-CPA显示肿瘤血流分布丰富程度及血管分布类型与CDFI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CDFI均可探及肿瘤的搏动性动脉血流,其中,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43~157cm/s,阻力指数(RI)为0.49~0.82,大于0.65者45例。结论:3D-CPA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价原发性肝癌血供及血管分布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