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11篇
  免费   4875篇
  国内免费   2701篇
耳鼻咽喉   458篇
儿科学   708篇
妇产科学   293篇
基础医学   2797篇
口腔科学   828篇
临床医学   5310篇
内科学   3689篇
皮肤病学   578篇
神经病学   993篇
特种医学   1895篇
外科学   4180篇
综合类   12886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5150篇
眼科学   626篇
药学   5862篇
  92篇
中国医学   4875篇
肿瘤学   2552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1516篇
  2021年   1956篇
  2020年   1684篇
  2019年   903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049篇
  2015年   1806篇
  2014年   2434篇
  2013年   3079篇
  2012年   4429篇
  2011年   4446篇
  2010年   4077篇
  2009年   3556篇
  2008年   3840篇
  2007年   3689篇
  2006年   3269篇
  2005年   2462篇
  2004年   1686篇
  2003年   1399篇
  2002年   1105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对X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水平并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86例有胸痛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3.2岁)通过运动试验,左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估X综合征患者冠脉微循环功能及发病机制;结果:186例中86人(46%)冠脉造影阴性,运动试验阳性,左室功能无明显失调;结论:X综合征多见于女性,X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不同器官保存液对大鼠肝脏透明质酸吸收率的影响 ,以评价它们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肝脏原位灌洗后 ,分别在UW液、Celsior液或Histidine Tryptopan Ketoglutarate液 (HTK液 )中低温保存 16和 2 4h ,然后用含透明质酸的Kreb Henseleit液在 37℃下连续循环灌注 90min ,分别于灌注 0、15、30、6 0和 90min时检测肝脏对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率。结果 低温保存 16h ,再灌注 0、15、30、6 0和 90min时 ,3种保存液保存的肝脏对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率均为负值 ,表明肝窦内皮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但UW液和Celsior液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较HTK液为优 (P <0 .0 1) ;保存 2 4h者 ,UW液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Celsior液和HTK液。结论 UW液对肝窦内皮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大黄乙醇提取物的抗新城疫病毒(NDV)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大黄乙醇提取物对NDV感染的拮抗作用。结果:20g/L剂量大黄乙醇提取物对BHK21细胞未有任何毒性作用;0.5g/L大黄对NDV所致CP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可预防NDV感染,并对NDV的复制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结论:大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NDV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三尖杉酯碱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明三尖杉酯碱(HT)作用于K562细胞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观察HT对K562细胞株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0.01~100.00μg/ml浓度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低浓度HT就可通过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构建大鼠MMP1 3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将MMP1 3cDNA目的片段插入腺病毒柯氏质粒中 ,再将此质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蛋白复合物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同源重组构建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结果 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CR鉴定正确 ,包装纯化后 ,检测病毒滴度为 4× 1 0 9PFU/ml。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RatMMP1 3 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下一步行MMP 1 3转基因治疗低顺应性膀胱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大学生核黄素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护理、预防专业的学生进行核黄素4h负荷尿试验,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核黄素含量。结果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核黄素不足的占78.79%,正常占10.10%,充裕的占11.31%。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核黄素不足的占74.42%,正常的占16.28%,充裕的占9.3%。专业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的核黄素营养水平普遍较低,其中动物性食品摄人较少、学生对合理膳食的营养知识缺乏是核黄素摄人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要认识生物的变化规律,须有正确的认识途径与着眼点。这着眼点就是着眼于活的生物个体。这认识的深入途径就是向三个方向(方面)深入,且三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1)“横向”的深入,就是从个体一群体一整个生物界,在这个面上观察研究生物的共性(共有规律)与个性。(2)“竖向”的深入,是研究生物随时间的推移而有的变化,即研究从古生物到现今生物的变化。(3)“纵深向”的研究,是向生物个体内部物质的深入研究,这内部物质的变化,是生物在横向与竖向上发生变化的内部原因,由于横、竖向上的变化不能在纵深向上直接看到,所以须三向有机结合,由此才能全面立体地认识生物的变化规律与本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9.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70.
重症患者建立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203例外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提出术前加强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沟通,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变化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