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2篇
  免费   3280篇
  国内免费   1744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634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933篇
口腔科学   753篇
临床医学   4087篇
内科学   2644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734篇
特种医学   1165篇
外科学   2830篇
综合类   892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4077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4014篇
  34篇
中国医学   3300篇
肿瘤学   145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999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084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971篇
  2016年   640篇
  2015年   1298篇
  2014年   1719篇
  2013年   2054篇
  2012年   3148篇
  2011年   3151篇
  2010年   2916篇
  2009年   2674篇
  2008年   2768篇
  2007年   2615篇
  2006年   2345篇
  2005年   1787篇
  2004年   1256篇
  2003年   969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61.
目的探讨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医证型与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的相关性,为制定中西医结石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269例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辨证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4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在分型研究中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患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与其他证型比较肾实质厚度、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肾内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上尿路结石中医证型与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参数有一定内在联系,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62.
川芎嗪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吗啡耐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影响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运用水浴甩尾法检测慢性吗啡耐受小鼠甩尾痛阈;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水平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RT-PCR法检测川芎嗪对慢性吗啡耐受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川芎嗪(15,30,60 mg/k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引起的脊髓IBA-1、p-p38 MAPK、p38、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改善慢性吗啡耐受。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吗啡耐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铂类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均经病理学诊断的不能手术的或术后复发转移曾接受过化疗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治疗,两组同时联合铂类化疗4程。比较分析两组用药后疗效(PR+SD)、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无CR病例、PR 8例(20%)、SD 20例(50%)、PD 12例(30%)、(CR+PR/40)8例(20%)、DCR(CR+PR+SD/40)28例(70%),KPS评分提高10分24例(60%),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为1~2级,未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对照组:无CR病例、PR 18例(45%)、SD 14例(35%)、PD 8例(20%)、(CR+PR/40)18例(45%),DCR(CR+PR+SD/40)32例(80%),KPS评分提高10分26例(65%),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为1~3级,有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两组比较除毒副反应P<0.05(χ2=-2.082,P=0.037),其余均P>0.05(χ2=-0.799,P=0.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铂类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了解患者对慢乙肝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对疾病的心理和行为应对情况,以更好评估慢乙肝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防治需求,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疾病带给慢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慢乙肝患者的健康管理、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8位慢乙肝患者在诊疗前后进行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结果 大部分患者知道疾病的一般知识,对疾病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宣教前与宣教后患者在乙肝传播途径、带来的后果认知、加重肝损伤因素的认知及保护家人不受感染的措施等方面问卷得分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患者对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与文化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69.1%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加强对慢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宣传,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准确的健康指导和连续的干预,促进患者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建议,对监测和防控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未来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入组10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宣教组和电话宣教组,后者构建病友之家数据库、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宣教资料库,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利用电话随访组织健康宣教,每周1次,3个月后评估宣教效果。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宣教活动,电话宣教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就医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较传统宣教组显著提高。结论应用电话随访进行健康宣教能改善宣教效果、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966.
目的了解珠海市城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示范社区工作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金湾区、香洲区获得"行动"示范社区的18~69岁常住居民51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农村和城市示范社区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得分、健康理念、运动和膳食指标等方面的区别。结果农村和城市示范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得分分别为(25.22±3.92)、(24.14±4.65),农村高于城市(t=2.84,P<0.05);每周平均中等强度运动达标率农村和城市居民分别为73.28%、56.67%,农村高于城市(χ2=15.57,P<0.05)。农村和城市居民每周步行时间达标率分别为91.09%、71.48%,农村高于城市(χ2=32.05,P<0.05)。农村有76.92%和82.19%的调查对象采取控盐和控油措施,城市分别为56.67%、68.52%,农村的控盐和控油措施率均高于城市(χ2值分别为23.70和12.87,P<0.05)。结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工作效果明显,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巩固和提高工作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7.
抗心律失常药物靶点——IKr/HERG通道的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HERG)在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IKr/HERG变化趋势;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小RNA(miRNA)后人乳腺癌(SKBr3)细胞IKr/HERG通道蛋白表达量的改变。结果IKr/HERG在实验电压+60mV下,缺血组(2.25±0.31)pA/pF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64)pA/pF;miRNA转染进入SKBr3细胞后,细胞膜IKr/HERG通道蛋白表达量降低,仅是对照组的10%。结论miRNA调控IKr/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IKr/HERG,参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68.
肠内营养对脑卒中患者胃肠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卒中患者120例,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组各60例。两组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后1个月分别用消化道内镜检查胃肠黏膜情况,并测定和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肠内营养支持后,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溃疡率)21例(35.0%),肠外组为41例(68.3%),肠内组显著低于肠外组(P〈0.01),肠外组轻型15例(50.0%),肠外组重型26例(86.7%),轻型显著低于重型(P〈0.01);肠外组重型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D分别为(9.27±2.41)g/L、(2.11±0.64)g/L、(2.11±0.36)mg/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分别为(51.42±3.89)%、(36.26±2.82)%、(1.17±0.29),肠内组重型治疗后IgG、IgA、IgD分别为(11.70±2.89)g/L、(2.81±0.69)g/L、(2.40±0.31)mg/L,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分别为(60.70±4.94)%、(40.38士4.10)%、(1.49±0.58),肠内营养组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1);机体感染发生率其肠外组为23例(38.3%),肠内组总感染11例(18.3%),肠内组显著低于肠外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69.
目的通过对室间质评HBV核酸检测项目的结果分析,探讨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浩源和诺华2种核酸检测平台对2014年3月CITIC 15份室间质评标本混检和单检。针对初次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E进行再次试验。结果诺华TMA法和浩源PCR法2种方法检测结果与室间质评反馈标准符合率100%,其中标本E初次检测结果:诺华检测为非反应性,浩源检测为HBV反应性。再次检测后,2种方法检测均为HBV反应性,与反馈标准一致。结论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标本自身浓度及不同试剂灵敏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伤后3 d内行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2例视力由术前的手动分别恢复到术后的0.08和0.1,1例视力由术前的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05;1例视力由术前的眼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4,1例由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有光感。6例术后视力无恢复。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