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60篇
  免费   9124篇
  国内免费   5391篇
耳鼻咽喉   706篇
儿科学   1477篇
妇产科学   769篇
基础医学   7480篇
口腔科学   1649篇
临床医学   10320篇
内科学   10261篇
皮肤病学   887篇
神经病学   3722篇
特种医学   34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317篇
综合类   18718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7535篇
眼科学   2136篇
药学   9512篇
  66篇
中国医学   6637篇
肿瘤学   5397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1136篇
  2022年   2354篇
  2021年   3982篇
  2020年   3285篇
  2019年   2501篇
  2018年   2603篇
  2017年   2771篇
  2016年   2478篇
  2015年   3720篇
  2014年   4823篇
  2013年   5320篇
  2012年   7391篇
  2011年   7641篇
  2010年   6175篇
  2009年   5338篇
  2008年   5683篇
  2007年   5515篇
  2006年   5259篇
  2005年   4278篇
  2004年   3444篇
  2003年   3089篇
  2002年   2413篇
  2001年   1951篇
  2000年   1473篇
  1999年   999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589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卵巢癌(Human ovarian cancer)SKOV3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SKOV3细胞24、48 和72h 后细胞活力的变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采用划痕修复实验检测SKOV3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KOV3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抑制SKOV3 细胞活力,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作用24、48 和72 h后IC50值为23.57、12.48和7.2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SKOV3细胞24h 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迁移率和侵袭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冬凌草甲素可升高E-cadherin 蛋白表达(P<0.05),降低Vimentin 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 μmol/L冬凌草甲素可降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表达(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SKOV3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描述四川省2015—2019年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流感监测系统上报的流感样病例数据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间,四川省共监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31 477份,其中阳性标本23 844份,流感阳性率为18.14%。2015—2019年四川省优势流感亚型主要为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Victoria)系流感。流感阳性率随月份、季节而改变,四川省流感阳性率高峰主要出现在冬季,其次为秋季。甲型流感主要在秋冬季流行,乙型流感主要在冬春季流行。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在5~14岁组年龄段最高。结论 四川省流感有明显的冬季流行高峰,各型别呈交替流行。秋冬季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甲型和乙型流感好发于5~14岁群体,应继续加强对儿童学生流感的防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山西省高中生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从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高中,从高中一、二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男生女生各17名,共7 956名,采用自编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中位数为7.9 h,睡眠不足率为54.0%。性别(OR = 1.138,95%CI:1.032~1.255)、是否近视(OR = 0.798,95%CI:0.711~0.895)、母亲学历(大专或本科:OR = 1.740,95%CI:1.429~2.119)、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1 999元:OR = 0.690,95%CI:0.594~0.802;2 000~3 999元:OR = 0.818,95%CI:0.707~0.947;≥6 000元:OR = 0.681,95%CI:0.544~0.853)、是否参加体育社团(OR = 1.356,95%CI:1.169~1.572)、是否住校(OR = 1.993,95%CI:1.799~2.208)、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次数(≥5次/周:OR = 1.142,95%CI:1.031~1.264)、中等强度运动时间(31~60 min/次:OR = 0.856,95%CI:0.758~0.966)、每日写作业时间(2~3 h/d:OR = 1.592,95%CI:1.098~2.308;>3 h/d:OR = 1.924,95%CI:1.364~2.716)会影响高中生睡眠时间(P<0.05)。经Hosmer -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 = 9.100,P>0.05。结论 山西省高中生睡眠不足率相对较高。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994.
苟玉婷  蒙艺 《现代预防医学》2021,(21):3889-3892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人肥胖流行现状以及锁定肥胖的高危人群,为肥胖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提取所需数据,运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肥胖的群体差异检验,等级变量采用秩和检验,二分类变量采用〖XC小五号.EPS;P〗检验;肥胖的影响因素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 研究样本2 854例,肥胖占比7.1%。肥胖患病率在不同教育程度(Z=-2.29,P=0.02)、不同性别(χ2=10.10,P<0.001)以及不同婚姻状况(χ2=5.62,P=0.02)的群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及有伴侣的群体是肥胖高危人群。同时,受教育程度、性别和婚姻状况是肥胖的直接影响因素。 结论 积极有效的肥胖干预工作应该:(1)减重资源向男性肥胖倾斜;(2)针对有伴侣的群体开展家庭式的肥胖干预,缓解肥胖的婚姻状况差异;(3)在社区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缓解教育水平不同带来的肥胖差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2011年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为IHD的饮食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和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7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GBD团队提供的Excel插件程序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和寿命损失。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017年,南京市因豆类摄入不足导致IHD的死亡例数占IHD总死亡例数的13.73%,较2011年(12.44%)增长了10.37%。2017年南京市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IHD死亡例数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分别为645例、8116人年,较2011年(449例、6610人年)分别上升43.65%、22.78%;而标化归因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由2011年的11.05/10万、155.72/10万下降至2017年的8.86/10万、118.66/10万,下降率分别为19.82%、23.80%。2017年,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使期望寿命损失0.17岁,男性、女性分别损失0.13、0.21岁;与2011年相比,2017年男性、女性及总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期望寿命损失均上升。结论豆类摄入不足已成为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饮食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倡导合理膳食,增加居民豆类摄入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辽宁省居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6个区县作为研究现场,对5397名年龄在35~7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根据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组(28274例)、高血压非糖尿病组(15614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3450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6159例)。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辽宁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为11.51%,其中男性患病率10.97%,女性患病率11.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71,95%CI=1.277~1.471)、高年龄(45~54岁组:OR=2.207,95%CI=1.987~2.452;55~64岁组:OR=4.388,95%CI=3.960~4.862;65~75岁组:OR=6.194,95%CI=5.553~6.909)、吸烟(OR=1.134,95%CI=1.039~1.238)、饮酒(OR=2.020,95%CI=1.811~2.253)、超重(OR=1.761,95%CI=1.637~1.893)、肥胖(OR=3.580,95%CI=3.290~3.895)、TC偏高(OR=1.433,95%CI=1.261~1.629)、TG偏高(OR=2.048,95%CI=1.905~2.200)、LDL-C偏高(OR=1.424,95%CI=1.226~1.654)、HDL-C偏低(OR=1.166,95%CI=1.081~1.258)均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P<0.01),高收入(OR=0.746,95%CI=0.672~0.829)为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 辽宁省35~75岁居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拟利用241Am-Be中子源设计并建立一套中子辐射照射实验装置。方法 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装置内外中子能谱和γ能谱空间分布数据,研究中子注量等随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镅铍中子装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影锥法、平方反比律验证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子输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 模拟获得测量点处归一化快中子注量有效剂量约为72.9 pSv/n,光子约为3.04 pSv/γ,光子注量有效剂量与中子注量有效剂量的比值约为4.17%。结论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镅铍中子源标准装置模型,优化了影锥设计,初步讨论了将影锥转换法用于建立中子源辐射照射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索淋巴细胞检查的制片技术,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方法 以某一无放射接触史者外周静脉血为对照组,以同一人外周静脉血通过剂量率为1.002 Gy/min、剂量为2.8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后为试验组。37℃孵箱培养淋巴细胞48 h后加入秋水仙素,再培养20 h;将培养液分成低渗与非低渗,预固定,再将二者混合、提纯、制片、染色、分析。用相同标本行标准方法实验。结果 改进方法与标准方法比较,试验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5.8%和74.0%,对照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均为0。试验组的微核细胞率分别为7.8‰和7.2‰,对照组的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2‰和1.4‰;试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43.6%和43.2%,对照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65.4%和66.2%。结论 改进方法和标准方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无统计学差异,而改进方法使制片时程缩短,同时也节约了试剂耗材,提高了制片质量,检测项目在一张玻片上完成,缩短了观察时间,提高了报告效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组织工程用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不仅要有普通生物材料具有的性能,而且对其孔径、孔隙率、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物理性能与多孔支架的制备工艺密切相关。本文对组织工程用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包括纤维粘结法、粒子致孔法、熔融成型法、气体发泡法、相分离法、烧结微球法和快速成型等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将多种方法结合,制备出同时具有复杂外形和规则的相连孔结构是组织工程多孔支架制备技术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