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7篇
  免费   1799篇
  国内免费   984篇
耳鼻咽喉   342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332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2112篇
内科学   1620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562篇
特种医学   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64篇
综合类   492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947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2149篇
  41篇
中国医学   1648篇
肿瘤学   93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578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305篇
  2008年   1383篇
  2007年   1293篇
  2006年   1197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总结4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1月内)的防治办法,为进一步开展活体小肠移植提供经验。方法4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1月内,早期并发症重点在于防治吻合血管血栓、出血、感染、排斥反应、移植肠功能障碍等。结果3例移植受体术后1月内分别发生出血倾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移植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但经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得以好转,移植肠存活及功能均良好。结论注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后对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脊柱内固定。方法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对16例患者置入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通过术后X线摄片核实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置入的70根椎弓根(侧块)螺钉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其中68根(97·1%)固定位置及方向准确;早期曾有1根穿出至椎体前方(<1mm),未作处理;1根穿出至椎间盘,经翻修后固定情况良好。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症状。结论使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前瞻性地判断置入椎弓根(侧块)钉的大小、位置,实时监测置入过程,提高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中脊柱影像三维重建及注册配准对神经导航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进路切除累及翼腭凹、颞下凹巨大鼻咽纤维血管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矫正上颌骨先天或后天畸形的LeFortI型截骨术式进路,切除位于鼻咽部、筛窦等深在部位的纤维血管瘤。结果:该进路术野显露充分,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进路是切除鼻咽、颅底部纤维血管瘤的理想进路。  相似文献   
45.
无创通气不同呼吸界面对COPD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呼吸界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学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患者随机先后接受不同呼吸界面(面罩、鼻罩和鼻塞).动态观察不同呼吸界面时患者呼吸方式、血气分析和对呼吸界面耐受性等的差异.结果 (1)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P<0.01),三种不同呼吸界面时的呼吸频率相似(P>0.05),但面罩时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比鼻罩时更高(P<0.05);(2)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P<0.05),面罩和鼻塞时的PCO2比鼻罩时更低(P<0.05);(3)患者均可耐受三种不同的呼吸界面,但患者对鼻罩的耐受性比面罩和鼻塞更好(P<0.01).结论 本生理学研究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动脉血气,面罩和鼻塞时的疗效更佳,而鼻罩时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46.
47.
发展民营医院的思路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伟立 《中国医院》2003,7(5):50-51
论述了发展民营医院的思路,针对目前发展民营医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政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OBJECTIVES: 1) To assess, with a periphe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pMRI), the prevalence of bony and soft tissue abnormalities in the knee joints of normal subjects, osteoarthritis (OA) patients,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suffered a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upture; and 2)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among groups. METHODS: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es of 28 healthy, 32 OA, and 26 ACL damaged knees were acquired with a 1.0-T pMRI system. Two radiologists graded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9 MR image features: cartilage degeneration, osteophytes, subchondral cyst, bone marrow edema, meniscal abnormality, ligament integrity, loose bodies, popliteal cysts, and joint effusion. RESULTS: Ten of 28 healthy (35.7%), 24 of 26 ACL (92.3%), and all OA knees (100%) showed prevalent cartilage defects; 5 healthy (17.9%), 20 ACL (76.9%), and all OA knees (100%) had osteophytes; and 9 normal (32.1%), 21 ACL (80.8%), and 29 OA knees (90.6%) had meniscal abnormalities. One-half of the knees in the OA group (16 of 32, 50%) had subchondral cysts, and almost one-half had bone marrow edema (15 of 32, 46.9%). These features were not common in the ACL group (7.7%, and 11.5%, respectively) and were not observed in healthy knees. The OA group had the most severe cartilage defects, osteophytes, bone marrow edema, subchondral cysts, and meniscal abnormalities; the ACL group showed more severe cartilage defects, osteophytes, and meniscal abnormalities than did normal subject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knees that have sustained ACL damage have OA-like reatures; most subjects (19 of 26, 73.1%) could be identified as in the early stage of OA. The prominent abnormalities present in ACL-damaged knees are cartilage defects, osteophytes, and meniscal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凝血酶(TM)大鼠脑内注射对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uRNA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TM、TM+组织蛋白酶G(CATG)、TM+N.乙酰半胱氨酸fNAC)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应用EMSA技术检测NF-κB活性,RT—PCR技术检测ICAM-1 mRNA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来检测中性粒白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TM脑内注射后6hNF-κB活性开始增加(P〈0.05),24h时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TM脑内注射后24h ICAM-1 mRNA表达开始增加(P〈0.01),48h达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M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与ICAM-1 mRNA相似。TM+NAC组ICAM-1 mRNA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M+CATG组NF-κB活性、ICAM-1 mRNA表达及MPO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M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活NF-κB,诱导ICAM-1 mRNA表达.促进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5,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3种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测定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发现CDK5 mRAN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这种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和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并且可见实验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1.4293±0.1839和2.0733±0.4738)高于对照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0.9680±0.4147和1.403±0.6163,P<0.05).结论 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