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途径病灶清除联合异形钛网植骨融合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成人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湘雅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结核病例,满足纳入条件者23例,均采用单纯后路途径病灶清除联合异形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前及术后采用规范抗结核药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4d、1年随访和末次随访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病变节段Cobb’s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分级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为(198±52)min,平均失血量为(388±42)mL。ESR、病变节段Cobb’s角、ODI评分术前分别为57±16、6.5°±3.1°和39.1±12.4,末次随访时分别改善为11±3、3.5°±0.7°和6.8±2.5。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Bridwell Ⅰ和Ⅱ级融合率分别为87%和96%。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1%和96%。本研究中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发生。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手术及药物相关并发症。患者结核中毒症状、腰背痛等消失,伤口愈合可,无慢性感染或窦道形成,无复发者。结论单纯经后路途径可以满足成人腰椎结核手术时病灶清除、脊髓减压、畸形矫正和脊柱270°植骨融合的目的。异形钛网植骨量充足,椎问融合率高,椎间支撑力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市场和经济规律的角度,分析中专学校面对新形势如何定位。方法 调查分析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及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果 河南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高层次创新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结论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专学校应定位于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ERα和ERβ调控前体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相互作用及当ERα表达降低时,ERβ的激活能否通过抑制SOST信号传递补偿ERα部分功能调控成细胞增殖。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以小鼠前体成骨细胞株MC3T3-E1为对象,采用随机分层设计的对照研究,将细胞随机分层设计分组为4个组,根据研究需要再将相关组再进一步分为7个亚组,进行相关干预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周期、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SOST、OPG和Run X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显著性差异定为P0.05。结果 ERα表达正常,单独沉默ERβ的表达(D组),细胞增殖稍增加,但与空白对照组(F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沉默ERα和ERβ(E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SOST基因表达反而增强,但是OPG和Run X2的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弱,与空白对照组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沉默ERα表达而保持ERβ正常表达(B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SOST基因表达减弱,OPG和Run X2的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反,沉默ERα表达,但应用ERβ激动剂使ERβ过表达(A组),与B组和E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反而明显增强,但是SOST基因表达显著降低,OPG和Run X2的表达反而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E组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SOST抗体(G组),和E组比较,OPG和Run X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与A组中应用ERβ激动剂有相似作用。结论 ERβ对ERα调控成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平衡作用,当ERα正常表达或活性增高时,ERβ抵抗ERα在骨形成中的刺激作用;当ERα活性减弱或丧失后,ERβ的激活补偿ERα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且这一过程是通过ERβ抑制SOST表达而增强成骨细胞增殖相关细胞因子OPG和Run X2等而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7年12月起连续收录首次入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8例,详细记录其术前、术中、术后各观察项目,并在术后3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c 回顾筛选风险因子.结果 (1)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是良好疗效最强的保护因素.(2)术前JOA评分≥17分的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疗效不良,术后3月JOA评分≥25分,术后1年JOA≥24分,提示术后早期疗效良好.结论 术前、术后JOA评分、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均为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雌激素受体ERs表达于所有关系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细胞成分中。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调控作用。 方法: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为对象,设立3组:实验组转染雌激素受体ERβ RNAi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ERL RNAi载体、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3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采用MTT法绘制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而S期和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 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β沉默后检测的结果可以反向推断,ERβ的表达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靶向Akt信号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T细胞的效率。方法 培养Jurkat T细胞,用WST-1试剂检测穿心莲内酯干预对Jurkat T细胞活性的影响。将Jurkat 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穿心莲内酯组、LY294002组(PI3K抑制剂)及穿心莲内酯联合LY294002组。各组药物分别干预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制备HIV假病毒,用假病毒感染各组细胞,萤光素酶系统检测假病毒感染Jurkat T细胞的效率。结果 WST-1试剂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穿心莲内酯浓度增加,Jurkat T细胞活力降低(P <0.05)。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降低Jurkat T细胞PI3K及其下游Akt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P <0.05)。HIV假病毒感染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降低HIV假病毒感染Jurkat T细胞的效率,联合组比单独组的抑制效果更好(P <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PI3K降低其下游Akt的活化,从而减少HIV假病毒在Jurkat T细胞间的传播及进入细胞的机会,降低其感染Jurkat T细胞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雌激素受体ERs表达于所有关系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细胞成分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为对象,设立3组:实验组转染雌激素受体ERβ RNAi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ERL RNAi载体、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3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采用MTT法绘制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而S期和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β沉默后检测的结果可以反向推断,ERβ的表达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36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166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200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MCP -1 - 362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MCP -1基因分型.[结果]MCP -1 - GG、GC、CC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1%、42.8%、39.2%和25.5%、48.0%、26.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CP -1 - C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478,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096~1.992.[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MCP -1 - 362位点CC基因型可能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重度颈椎节段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1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重度节段型颈椎OPLL老年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71.33±8.46岁,病程4~16年,平均6.61±1.26年;病变节段≤2个椎体;颈椎曲度3.88°±5.14°;椎管狭窄率(58.77±4.32)%;JOA评分8.42±1.23分。根据术前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手术耐受力较差):11例,男8例,女3例,采用单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B组(MRI示颈髓无高信号):18例,男13例,女5例,术前MRI T2像颈髓无明显高信号改变且无明显黄韧带肥厚者,采用单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钉板内固定术;C组(MRI示颈髓高信号):19例,男12例,女7例,术前MRI T2像显示颈髓内均有明显高信号,其中10例合并明显黄韧带肥厚对颈髓形成“夹持型“压迫,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加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每组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JOA评分、测量颈椎曲度,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2例术后出现轴性颈后疼痛,经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处理逐渐缓解。B组2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1例自行愈合,1例经腰椎穿刺引流处理后愈合;3例术后当天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经激素和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均于术后7~22d恢复到术前水平并继续好转。C组1例出现切口红肿,但无脓肿形成,经抗生素治疗后愈合。3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颈椎曲度均有一定改善,术后和1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JOA评分较术后进一步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A、B和C组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41.00±10.58)%、(55.20±10.66)%和(67.42±9.41)%;但3组术后1年颈椎曲度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度节段型OPLL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灌洗治疗儿童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2月我科采用CT引导下PCD灌洗治疗9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儿,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岁2个月~7岁,平均5.4岁.术前血沉25~57mm/h,平均39mm/h,C反应蛋白22.9~40mg/L,平均29mg/L.术前4例有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3例,C级1例.所有患儿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异烟肼溶液灌洗病灶,同时行TLSO支具外固定保护.结果:9例患者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9~12个月,病灶局部灌洗10~12周,TLSO支具外固定6~18个月.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到正常.8例治愈,1例因过早停用抗结核药物致病灶复发,改行开放手术治疗.置管处均无窦道形成,3例Frankel D级患者恢复到E级,1例C级恢复到D级.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示结核病灶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术后TLSO支具外固定保护下,CT引导下PCD灌洗治疗儿童腰骶段脊柱结核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