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46篇
  免费   5930篇
  国内免费   3876篇
耳鼻咽喉   617篇
儿科学   1114篇
妇产科学   847篇
基础医学   5089篇
口腔科学   1390篇
临床医学   15996篇
内科学   9268篇
皮肤病学   1166篇
神经病学   2475篇
特种医学   4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6篇
外科学   8655篇
综合类   35900篇
预防医学   14093篇
眼科学   1125篇
药学   14391篇
  115篇
中国医学   14604篇
肿瘤学   3313篇
  2024年   629篇
  2023年   2393篇
  2022年   2017篇
  2021年   1803篇
  2020年   2145篇
  2019年   2471篇
  2018年   2427篇
  2017年   1626篇
  2016年   2109篇
  2015年   2254篇
  2014年   6319篇
  2013年   4658篇
  2012年   5348篇
  2011年   5925篇
  2010年   5824篇
  2009年   5712篇
  2008年   5330篇
  2007年   5591篇
  2006年   5452篇
  2005年   5629篇
  2004年   5257篇
  2003年   4701篇
  2002年   3834篇
  2001年   3889篇
  2000年   4193篇
  1999年   4105篇
  1998年   3709篇
  1997年   3841篇
  1996年   3673篇
  1995年   3430篇
  1994年   3003篇
  1993年   2261篇
  1992年   2106篇
  1991年   1962篇
  1990年   1750篇
  1989年   1462篇
  1988年   769篇
  1987年   728篇
  1986年   635篇
  1985年   635篇
  1984年   527篇
  1983年   520篇
  1982年   479篇
  1981年   340篇
  1980年   254篇
  1979年   191篇
  1978年   107篇
  1965年   58篇
  1964年   48篇
  1963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示右肾实质向肾盂内突入一实性软组织肿块,呈均匀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CT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欠均匀,实质期及分泌期肿块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且趋向均匀强化。MRI平扫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均匀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略低信号。增强检查多期相上肿块呈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且趋向均匀。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席纹状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结果为CD34、CD99、Vim阳性表达。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2.
<正>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疾病一般为黏膜念珠菌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最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从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入手,探究其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成为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药的突破口,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但白念珠菌病也常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呈现内脏念珠菌病。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便是白念珠菌,占已统计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66.19%~([1])。而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在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需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鼻中隔剥离器及普通吸引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单人完成率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随访半年, 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单人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术后随访半年,两组鼻内镜检查矫正满意率均为100%,均无鼻中隔血肿、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及鼻背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进行三线减张及楔形切除嵴/棘突矫正鼻中隔偏曲,操作方便、快捷,视野清晰,大部分手术可单人完成,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向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益肺方含药血清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大耳兔分别给予高剂量益肺方、低剂量益肺方和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天处理,采心脏血液并取其血清,并在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株中加入上述益肺方含药血清。使用MTT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使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使用Westen Bolt和RT-PCR定性、半定量检测Bcl-2、Bax、P-mTOR、P-AMPK、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量。结果MTT比色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制率显著提高(P0.01);相比空白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含药血清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显著增加,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相比空白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cl-2、P-mTOR表达量显著降低,Bax、P-AMPK表达量显著增加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cl-2、P-mTOR表达量显著降低,Bax、P-AMPK表达量显著增加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肺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同时可以通过调控AMPK/mTRO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8.
目的基于多巴胺D2受体(DRD2),考察小剂量麦芽4个化学部位的催乳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麦芽生物碱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ig甲磺酸溴隐亭方法制备缺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的药物,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RL、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垂体中泌乳素受体及DRD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RL、P及E_2水平、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麦芽总生物碱组大鼠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加,导管明显扩张,且导管及腺泡内含有大量乳汁。麦芽总生物碱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PRL、P、E_2水平及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结论麦芽催乳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总生物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RL分泌,增加脑垂体PRL受体、降低DRD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7~14岁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探索其与屈光度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7~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521例(1042只眼)。采用IOLMaster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各屈光参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散瞳后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分析前房深度发育情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7~14岁学龄期的儿童前房深度随之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段儿童的左右眼之间的均值相近,且生长发育趋势相近(均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前房深度均逐渐增大,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前房深度(均P<0.01)。(3)儿童前房深度与身高正相关(P<0.01)。(4)前房深度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的前房深度的发育受到身高、性别及屈光度数的影响,与身高呈正相关,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双眼前房深度发育同步。低中度近视的儿童前房深度增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