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依据IS0 10993系列标准和GB/T 16886系列标准,对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溶血实验、肌肉内种植实验和皮内反应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新材料浸提液,观察注射后各时相点动物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等指标以评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在100g•L-1新材料浸提液加入新鲜抗凝兔血,用分光光度计测取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白兔背部皮下注射新材料浸提液,观测各注射点的红斑和水肿情况。将PLLA/PLLA-gHA板植入白兔竖脊肌内,于各时相点抽取兔静脉血检测血液学指标,在术后第14、 30、 60、 90、 180和360天取材,行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组白兔一般状态良好,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期血液学指标AST、S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材料浸提液的溶血率为1.22%,低于标准规定的5%;皮下反应实验,各时相点组织水肿极轻微,无红斑形成;肌内植入PLLA/PLLA-gHA板实验,其早期炎性细胞侵润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类似,符合一般的炎症变化转归规律,材料周围的包膜随植入时间的延长逐渐变薄,术后第360天时纤维化囊壁向材料内长入,囊壁形成程度为Ⅰ级以下。结论: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男, 62岁, 因右手中环指疼痛畸形就诊。家族自祖辈至儿女四肢或其他系统器官均无先天畸形病史, 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先天畸形, 既往患指未经治疗。临床检查:右中环指肥大畸形, 大小为健侧对应手指的2~3倍, 两指呈蟹足样分别向尺侧、桡侧侧弯, 皮色皮温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粗糙, 伴有增生小结节, 痛觉过敏, 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均僵直无活动度。因中环指畸形, 示指和小指无法正常进行屈伸活收展动。大鱼际萎缩塌陷, 拇指内收与外展尚可, 对掌不能, 掌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健侧小, 指间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拇指无明显差别。右手正斜位(DR):右手第3、4指列掌骨及指骨形态欠规则, 相应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间隙变窄, 部分已融合消失, 第3、4掌指关节周围及第3掌骨近段可见不规则骨质增生, 且骨质增生影相互融合。患者随机血糖20.0 mmol/L, 血压182/105 mmHg, 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待血压、血糖调控平稳后行右中、环指指列切除, 示指移位术。于中指近节掌桡侧、环指近节掌尺侧分别作纵向Z字切口, 切口向掌根部延伸, 并于掌根部交汇形成大"V"形切口, 背侧切口同掌侧。逐层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43.
我们自1989年4月~2002年10月,通过对34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显微解剖观察,对手的掌背动脉及其皮动脉、掌背神经及伴行静脉的位置、走行、外径、长度和分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掌背动脉共4条,第1掌背动脉由桡动脉深支发出,第2、3、4掌背动脉由腕背动脉网与掌深弓的近侧穿支吻合而成,走行于手背各伸指肌腱深方、骨间背侧肌浅面。外径0.4~0.9mm,长度40~7mm,有两条伴行静脉。各掌背动脉发出恒定的皮支、肌腱支、骨支,营养相应的皮肤、伸肌腱和掌骨。发现各掌背动脉的末端在距指蹼皮肤游离缘1.5cm内,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寻找周围神经感觉和运动束之间的特异蛋白,为周围神经功能束的鉴别提供标志蛋白.方法 分别对Wistar大鼠股神经运动支和隐神经正常状态、在Sunderland V损伤后8 h和8 d时间点取材,断端远侧各切取5 mm样本,6种样本共18组分离提取蛋白,纯化及定量后应用差异凝胶电泳技术(DIGE)荧光标记蛋白质,凝胶...  相似文献   
45.
前足处于身体低垂的外周部位,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组织愈合和修复能力较差.足外伤中,跖(趾)骨骨折如同时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术后前足发生坏死率较高.自1997年5月~2005年9月,笔者共收治了此类急诊患者412例,术后出现前足坏死12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手部血管源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9年6月经手术治疗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837例手部血管源性肿瘤发病特点。结果手部血管源性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较罕见;软组织肿瘤多于骨组织肿瘤;以血管瘤最为多见,其次是血管球瘤和血管炎性肉芽肿。结论手部血管源性肿瘤应早发现、早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显微外科技术可广泛用于其治疗,可有效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47.
手掌腱膜挛缩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道外伤性拇指缺失4例,采用游离足(足母)趾皮甲瓣与同足带趾屈伸肌腱的二趾趾骨移植术再造手拇指。手术成功二例,一例因术中发现第一跖背动脉为缺如型,而改施腹部皮管成形再造拇指术,另一例因第一跖背动脉为纤细型,而改施拇指残端清创缝合术。本文对基本手术方法,优缺点等做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49.
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师资队伍水平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我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视了人才年轻化和知识化原则,使一批拔尖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一期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一期肌腱转位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7例(10侧)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腕管切开减压的同时,一期采用尺侧腕伸肌为动力肌,拇长伸肌或拇短伸肌转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结果 术后随访2~13个月,平均6.6个月。术后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均有明显的恢复,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转位(6侧):优5侧(占83%),良1侧(占17%);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转位(4侧):优3侧(占75%),良1侧(占25%)。结论 对重度腕部正中神经压卡患者,在腕管松解的同时行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术后能早期恢复拇指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