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总结诊治12例儿童舟骨骨折的经验,为早期、正确地治疗儿童舟骨骨折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治12例儿童舟骨骨折,男9例,女3例,年龄10~15岁,平均12.5岁;右侧10例,左侧2例.根据改良Herbert舟骨骨折分型,12例患儿中A1型1例,A2型3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1例,D1型3例,D2型1例.4例新鲜稳定型骨折、2例新鲜不稳定骨折以及2例D1型骨折予以石膏外同定治疗;1例骨折块移位>1mm的B2型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后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B3型及1例D1型骨折分别行经皮DTJ空心螺钉内同定术;1例D2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游离髂骨移植术.结果 石膏外同定治疗的8例患儿均于术后平均7.2周获得了临床骨愈合,术后所有患儿均无腕痛,患手握力平均恢复至健侧的91%,患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恢复至健侧的93%.经手术治疗的4例患儿于术后平均7.8周(B2型5周,B3型5.5周,D1型7周,D2型12周)获得了骨愈合,除1例D2型有轻度腕痛外其余3例均无腕关节症状,术后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平均90%,患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至健侧的平均91%.所有手术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儿童舟骨骨折临床及X线表现相对较隐匿,早期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外固定是预防骨折不愈合和骨不连的关键,植骨+内固定是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个体化钛合金人工掌指关节假体的方法,为掌指关节的假体置换提供一种新的假体.方法 应用3DMSR软件对掌指关节二维CT轮廓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图像处理软件Surface9.0上进行个体化人工假体及其髓内假体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输出的数据模型在FS-320QZ激光快速成型机上制造出快速成型树脂模型,经硅胶翻模、制作蜡模、成壳、浇铸,抛光后获得钛合金个体化人工掌指关节假体.结果 经过对螺旋CT扫描的掌指关节的二维图像进行三位重建和CAD得到的个体化掌指关节假体模型,假体模型关节面表面光滑,设计的假体柄体现了原始髓腔的基本形态及大小,转换成快速成型机通用的STL格式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便获得树脂模型,经过一系列铸造过程完成个体化钛合金假体的制造.结论 利用CT数据获得掌指关节三维轮廓信息,利用快速成型技术、熔模制造,可获得满意的个体化钛合金人工掌指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13.
理化法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鉴别感觉与运动神经束的方法. 方法 纯种Wistar大鼠30只,处死后取整条脊柱.取脊神经节及背根纤维、腹根纤维及坐骨神经,采用免疫印迹实验观察Annexin V 和 Agrin特异性.其中15只大鼠作为实验组,取脊神经前根、后根、坐骨神经及其肌支、皮支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余15只用PBS代替一抗作为对照组.12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采用喇曼光谱法对不同性质的神经束进行研究. 结果 Annexin V 和 Agrin 分别是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中的特异物质.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喇曼光谱在 1088、1276、1439、1579 及 1659 cm-1等附近的喇曼振动峰相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1276 cm-1 处的峰值与 1439 cm-1 处的峰值比Ⅰ1 276/Ⅰ1 439 分别为 0.95±0.06 和 1.17±0.08,提示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间的微观结构差异(P<0.05). 结论 显微激光喇曼光谱法是一种鉴别神经束性质的有效的物理学方法,优于免疫组织化学法,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上肢神经卡压6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道上肢神经卡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46例上肢神经卡压患者行神经松解术或神经受损段切除重新吻合术,术后部分病例给予康复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术中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 术后405例经过6个月~3年随访.神经支配区麻木感消失、运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252例,占全部随访病例的62.2%;神经支配区麻木感和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124例,占全部随访病例的30.6%;神经支配区麻木感和运动功能无改善或较术前加重29例,占全部随访病例的7.2%.经过规范性康复治疗134例中有121例获得随访,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率为93%.结论 上肢神经卡压后,患肢感觉、运动功能丧失程度为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与神经恢复效果密切相关,应加强和重视术前对受损神经感觉、运动功能丧失程度的评估;术后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患肢畸形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基质甲沟联合矫形术治疗嵌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97~ 2 0 0 1年间的 314例嵌甲患者采用甲基质、甲床及甲沟联合矫形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14例 ,男 189例 ,女 12 5例 ;年龄 7~ 6 1岁 ,平均2 3岁。左侧 115例 ,右侧 199例 ;单足趾 (指 )单侧 2 0 9例 ,单足趾 (指 )双侧 5 4例 ( 10 8侧 ) ,双足趾 (指 )单侧 2 4例 ( 4 8侧 ) ,双足趾 (指 )双侧 2 7例 ( 10 8侧 ) ;拇趾 30 5例 ,足第二趾 6例 ,拇指 3例。病程最短 7d ,最长 13年。2 结 果314例拆线后切口全部愈合。术后随访观察 ,时间最短为2个月 ,最长为 4年。感染复发 3例 ,嵌甲复发 4例。嵌甲根治率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能较短时间内判断温缺血断肢再植时限的方法。方法应用生物发光法连续测定兔离断肢体骨骼肌ATP的含量,同时对每一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温缺血条件下兔离断肢体骨骼肌ATP含量下降程度与骨骼肌的变性程度有明显对应关系,当ATP含量下降95%后,骨骼肌发生不可逆变性,断肢不宜再植。结论应用生物发光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判断温缺血断肢的再植时限,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种新的神经缝合方法,并比较静脉与硅胶管两种桥接物的优劣及临床应用效果。应用静脉、硅胶管做为神经再生室,对大鼠坐骨神经断裂进行小间隙(3mm)桥接缝合的实验对比,术后6周进行大体、显微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观测。同时临床采用静脉小间隙桥接法治疗周围神经断裂41例。结果示:大鼠静脉桥接组明显优于硅胶管组。临床病例经1年至2年零8个月的长期随访,按照Seddon评定法,全部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应用静脉小间隙桥接断裂的周围神经符合神经再生的内在规律,为神经纤维的选择性再生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内环境,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8岁,因右肩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右肩部肌肉轻度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冈下肌肌萎(++).右斜方肌前缘中点下、肩胛上切迹处压痛(+),Tinel征(+).未触及明显肿物及包块,双上肢于伸直位,肩关节前屈90°位,交叉于胸前可诱发肩胛部疼痛.右肩部及右上肢感觉、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组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_(165))对真皮下血管网皮片(free skin grafts with preserved subcutaneous vascular network,PSVN)成活的作用。方法 在8只纯白色家猪脊腹两侧各形成6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分别厚为3、4和5mm。分别在对照组皮片下和实验组皮片下局部应用生理盐水和VEGF_(165)。术后12d,测量各组PSVN皮片的成活率及皮片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术后12d时,3mm实验组皮片成活率及新生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mm和5mm实验组皮片的成活率为76.15%和50.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61%和13.49%(P<0.05)。4mm和5mm实验组皮片真皮下新生血管密度为14.34个/mm~2和4.30个/mm~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个/mm~2和0.72个/mm~2(P<0.05)。结论 人类重组VEGF_(165)能够提高带有较厚皮下脂肪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成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体会.方法 回顾1985年以来诊治的112例116个虎口挛缩病例,就其皮瓣修复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116个皮瓣完全成活112个,有4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尖端有3.0 cm×1.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有16例皮瓣在术后3~6个月再次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4.5个月.虎口饱满,外形满意,皮色正常,无继发挛缩;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均近于正常.移位皮瓣在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功能.结论 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保证虎口的外形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