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Meta分析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预防性照射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纳入比较以内乳淋巴结照射与否为干预措施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量表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原始文献,13181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与内乳未照射患者相比,内乳照射患者 5年总生存未见改变(P=0.490)。通过以患者治疗日期以及入组人群风险程度为划分标准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于 2000年后治疗和入组条件为Ⅱ-Ⅲ期(N+、T3-T4期)高风险患者内乳照射后 5年总生存明显提高(P=0.003、0.006)。与内乳未照射患者相比,内乳照射明显提高患者 5年无瘤生存(P<0.001)。结论 在现代放疗技术下,乳腺癌内乳淋巴引流区照射提高了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可能会对Ⅱ-Ⅲ期(N+、T3-T4期)高风险乳腺癌患者带来总生存益处。  相似文献   
62.
孙玮  赵晨光  牟翔  刘卫  袁华 《中国康复》2017,32(2):102-105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及假刺激组各2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真刺激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Hz),作用于非患侧大脑M1区上肢投射区。假刺激组给予假刺激,作用部位与真刺激组相同。于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时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M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ULFMA)、Barthel指数(BI)、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上肢F波潜伏时及波幅。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真刺激组腕屈及肘屈M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显著降低(均P0.05),真刺激组ULFMA及BI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显著提高(均P0.05),假刺激组MAS、ULFMA及B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随访时,真刺激组MEP潜伏时较治疗前及假刺激组显著缩短,波幅提高(均P0.05),假刺激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F波在所有受试者均被引出,出波率100%。2组患者F波潜伏时、波幅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减轻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了患侧大脑M1区上肢投射区的皮层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为100%。根据Kirkaldy-Willis et al的功能评价标准:优41例,良3例,中2例。4例Frankel D级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取材方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4.
陆斌  赵晨光  孙玮  琚芬  薛白洁  孙晓龙  牟翔  袁华 《安徽医药》2021,25(10):1981-1984
目的 观察应用肌内效贴合并深部肌肉刺激(DMS)对战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战士,共85例纳入本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人随机分到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干扰电及磁振热治疗,观察组病人除了基础治疗外再给予肌内效贴及DMS治疗.肌内效帖治疗使用2条I形贴布,拉长至115%贴于脊柱两侧,然后再使用1条I形贴布拉长至150%横向贴于胸腰段,隔日1次,每次持续48 h.DMS治疗对竖脊肌、腰方肌、梨状肌等肌肉进行治疗,采用36.5 Hz振动频率,5 cm/s移动速度,每次10 min.除肌内效帖治疗外均为1次/天,6天/周,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2周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调查量表评分(RMDQ)评价疗效.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VAS及RMDQ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4.93±0.93)比(3.87±0.87),(7.23±1.91)比(4.4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和2周后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VAS(3.88±0.79)、(3.02±0.82)比(5.15±1.07);RMDQ(4.84±1.78)、(3.24±1.06)比(7.35±1.85)]、且均优于对照组评分[VAS(4.93±0.93)、(4.53±0.85)比(3.87±0.87);RMDQ(7.23±1.91)、(5.88±1.67)比(4.48±1.25)](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可显著增强常规物理因子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联合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对患者血清蛋白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7d 血清蛋白营养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 2组间血清蛋白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d 与治疗前血清蛋白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患者治疗7d 后血清蛋白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能更快地恢复患者的蛋白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Smad2/3蛋白及Ⅳ型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建模后,给予治疗组雷公藤多苷药物灌胃治疗;第4、8、12、16周末记录大鼠体重,检测24h尿蛋白(24hPro)定量;第1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糖(GLU)和血肌酐(Scr);取大鼠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2/3蛋白与Ⅳ型胶原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Smad2/3蛋白与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多苷能够减少实验大鼠24h尿蛋白,增加体重,降低血Scr水平,改善肾脏病理,降低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3及Ⅳ型胶原的表达,雷公藤多苷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减轻DN大鼠肾组织Smad2/3及Ⅳ型胶原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68.
正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有约1690万人新发脑卒中[1]。脑卒中后的步行功能异常通常会严重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步行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几种康复方法结合比单独的地面步行训练更有效[3]。单独的末端驱动型机器人(G-EO)可以改善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4]。但是,尚未见报道G-EO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步行功能障碍。因此,我们拟观察这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9.
许刚  赵晨光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3,(12):931-933,100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在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患者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23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臀肌挛缩带和挛缩带旁臀大肌组织中TGF—β3,的表达水平。结果挛缩带中TGF-β3,弥漫性分布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呈强阳性。TGF-β3 mRNA在挛缩带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挛缩带旁臀大肌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0.63 vs 1.28±0.49,P〈0.05)。结论臀肌挛缩症患者臀肌挛缩带中TGF—β3,表达水平升高,TGF—β3可能参与了臀肌挛缩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颈椎损伤和/或颈髓损伤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治疗方法依骨折移位和对脊髓的压迫情况可选用后路和/或前路减压、植骨及融合手术。自1999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对21例下颈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颈前入路骨折椎体次全切除、钛网笼植骨联合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