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X线介入广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而介入性磁共振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介入性磁共振中有关的设备、器材及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命质量得分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生命质量和术后变化情况。资料与方法 采用万崇华等编制的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评定量表对广东省 3家医院 175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定。调查时间为介入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 ,对 3个时点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命质量总分平均值在介入术后出现明显提高 ,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的分值分别为 :115 .4± 45 .1、12 8.1± 2 8.3、12 9.8± 46 .4(P <0 .0 1) ;维度分析示术后 1个月时 ,生理、心理、症状 3个维度得分明显上升 ,社会维度得分则下降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 3个月时 ,心理维度与术前无差异 ,而生理、症状、社会维度则与术前仍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总体上介入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程度与患者肝癌分期、肝功分级和介入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生命质量评价有望成为肝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患者经MRI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上肢麻痛、颈肩痛及头晕等。在透视下经右颈总动脉与气管间隙穿刺至颈椎间盘中央,每个椎间盘内注射O2-O3混合气体1.5~3.0ml,椎旁间隙注射3~5ml,其O3浓度为(30~50)μg/ml。结果 32例随访时间3至32个月,总有效率为78.1%。其中显效17例(53.1%),有效8例(25.0%),无效7例(2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抗双链DNA抗体(antibody of double-strand DNA,anti-dsDNA)和抗单链DNA抗体(antibody of single-strand DNA,anti-ss DN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93例SLE患者、7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水平。结果 93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2.0%和76.3%,特异性分别为89.2%和83.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78.5%。随着SLE患者病情的发展和药物治疗的进行,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水平同步变化。结论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可有效提高SLE的检出率,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减少漏检和病情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TEVAR)常规采用双侧股动脉切开途径置入.我们采用血管缝合器顺利完成1例复杂型TEVAR,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6岁.既往有10年高血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史,行口服药物治疗.3年前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CT确诊断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当时测得瘤体最大径约35 mm.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外生型肝癌(P-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供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P-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管造影表现,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 39例TACE术前血管造影发现有70支动脉参与供血,以39支(56.0%)肿瘤所在肝叶动脉供血为主,23例(59.0%)伴有31支(44.0%)肝外寄生性血管.TACE治疗前有无寄生性血管和肿瘤直径有相关性(x2=164.00,P<0.001),与部位无相关性(x2=7.358,P=0.061).TACE治疗后所有血管造影发现有131支动脉参与供血,31例(79.5%)伴有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肝内动脉53支(40.5%),肝外寄生性血管78支(59.5%),新增寄生性血管47支,呈逐渐增多(x2 =4.278,P=0.039).TACE术后肿瘤易由近邻血管获得寄生性供血.结论 P-HCC肿瘤TACE治疗前后血供以肝动脉为主,肝外寄生性血管为辅.寄生性血管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其血供丰富,来源以就近为原则.TACE治疗后易形成新的寄生性血管.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70例,应用侧前方入路,椎管减压,Z-Plate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年,66例恢复基本正常,3例生理弯曲未恢复,1例神经功能A级未恢复.结论:应用侧前方入路,椎管减压,Z-Plate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craniofacial giant neurofibromatosis,CGN)严重影响美观,并会对视、听、呼吸及语言等功能造成一定的障碍.CGN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出血量大是外科手术治疗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我院2006至2009年共收治6例CGN,均于术前行经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术中出血较少,为手术切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引导下使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技术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1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21条下肢.使用鱼肝油酸钠溶液按Tessari法制作泡沫硬化剂(液体气体比为1∶4)进行硬化治疗.所有患者直接在局部穿刺行曲张静脉造影,在X线透视引导下,见低密度的泡沫硬化剂完全置换曲张浅静脉内的对比剂和(或)泡沫即将进入相交通的浅、深静脉时立即停止注射.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压迫24 h再改穿弹力袜2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治疗成功、部分成功和未成功.并发症分为轻微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经皮穿刺泡沫硬化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6.0个月(3.0~17.0个月),随访期内17条下肢(81.0%)获得治疗成功,4条下肢(19.0%)获得部分治疗成功.所有患者发生的早期轻微并发症均为自限性,包括术后早期沿曲张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硬结(21条)、色素沉着(11条)、局部疼痛(7条)和浅表性静脉炎(1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结论 X线透视引导下使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